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班级心育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心理学定律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启示与运用

 心理学定律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启示与运用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马洁然

 

摘要本文从一位幼儿师范学校职初教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案例出发,运用人们较为熟知的心理学定律,对班级管理中的问题、成绩、与学生的互动以及自身的风格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关键词心理学定律  班主任  德育

一、问题的提出

   著名教育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曾这样比喻过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班主任作为唤醒灵魂的中坚力量,对学生品德、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我面临许多困惑和挑战:如何将自己一直信奉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实际德育工作中去?班主任而又不是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如何关注到班级学习情况,并开展德育工作?如何将一个由38个性格各异女孩组成的班集凝结成团结优秀的班集体?针对这些疑问,我想到了自己的专业学习背景,我希望尝试运用自己对教育和知识的理解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用教育心理学和青少年心理学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开展德育工作。

我一直具有这样的教育理念,一位成功的班主任应当是通过自己的品行和做事风格影响学生,同时也能够通过班主任工作来促进自身成长的人。因此,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能运用智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班级德育工作,相信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职初班主任,我尝试运用已有的心理学知识,分析班级德育工作中的实例和相关工作方法,从而对自己职初近一年的工作方法和成效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下将从班级德育工作中的心理学规律分析和相关方法运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心理学定律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案例一】首因效应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作为班主任,在迎接学生报道的第一天,我对班级同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希望班级学生在五年之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生办完所有手续之后,有的家长依然坐在教室里对孩子进行叮嘱,不肯离去,当我们班级缺少四张课桌需要学生去搬桌椅时,有几位男家长主动提出为孩子效劳。这时,我急忙制止,对家长讲:孩子已经长大了,请相信她们,自己可以做到。

在心理学中,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研究发现,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根据这一心理学定律,我首先确立了几个第一:第一次与学生见面,我希望留下一个严格、严谨而又不失幽默、亲切的形象;第一次班级集中见面,我希望让她们知道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还要关心班集体,关心同学;第一次家长提出帮助孩子,为女儿代劳一些事情时,我希望学生学会独立,自己解决问题。

委婉拒绝家长帮助之后,我观察到有几个学生对我的举动表示赞赏,有一些家长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性的培养,也表示今后要给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时间和空间。后来,有一位家长跟我交流:之前女儿从来没有单独坐过公交车,从现在开始要让女儿锻炼自己乘车。我想,这说明家长对于班主任一些正确的教育观,也会积极配合,共同教育。

【案例二】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在开学初,我们班级制定了严格的班规班纪,班委违反双倍惩罚,班长违反三倍惩罚。某天,我早上一进教师,点名的学生告诉我说,班长迟到了,并已经打电话给我报备过有可能会请假了,如何处理呢?顿时,我发现此话一出,全班同学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我,等待我给出一个解释,我没有做片刻犹豫,立刻说:三倍扣分,即使跟我讲过,迟到就是迟到,在我们班,没有人拥有特权,如果大家迟到了都打电话给我,那班规班纪将成为一纸空文。此话一出,全班学生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大为惊叹。我心里窃喜,自己的教育方法奏效了。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其中有两个关键词引起了我的关注: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观察学习强调观察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替代性强化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一般说来,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

这次迟到事件,我虽然惩罚的是班长一个人,但是强化的影响是整个班委会和全体同学,大家看到了班主任对纪律规范的执行力度,也感受到了作为班委应当严格要求自己的压力,我认为对于班长、班委和全体同学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案例三】最近发展区理论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在学校组织的朗诵比赛和运动会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委具体分管组织,班主任定期检查,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提高要求,试图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为其搭建脚手架,必要时进行启发和协助。我提出的要求总是:我们再试试,大家如果再坚持努力一下,会更好!在几次尝试之后,我发现有些学生的潜力得到了挖掘和更大的发挥。

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是凝聚班级向心力,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职业学校,我们培养的对象直接同社会接轨,因此能力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三、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问题与反思

在为期两个月的工作中,我对班主任德育有了一定的认识,不断在摸索属于自己的风格和方法,但是也感受到一些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以下将从“破窗效应”和“移情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反思。

(一)重视细节,警惕“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也是一种社会心理学效应,又称为破窗理论。是指如果一座房子的窗户破了,但是没有人去理会它,那么不久之后,其它的窗户也会被人打破。如果一个地方扔了很多垃圾,没有人去打扫的话,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垃圾扔在哪里。有些细节性的错误,之前我看到了,没有及时处理,认为可以找到时间时再集中处理,这样做已经产生了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只要看到就会告诉学生,让其知道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成败,杜绝“破窗效应”滋生的土壤和隐患。

(二)换位思考,学会移情

    移情即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上,从别人的角度去体验别人的感情。两个月以来的严格要求,我发现班级学生出现了一些问题,过度的严格要求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或者与班主任产生隔阂和冲突,我想这将成为今后工作中可能产生的问题隐患。我准备开始运用移情的理论,在德育工作中,严格要求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从班集体利益出发,站在班委和班主任的角度分析,理解班级管理中需要个人服从集体,需要班级凝聚力。这样学生回去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为其去自我中心的思维和情感奠定基础。

 

品德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这五年的时间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班主任的责任也尤其重大,需要爱心、耐心和恒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重,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形成 1+1>2 的合力和效果。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领路者的我,也应当时刻以身作则,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纪律习惯养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 薛纪凤.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如何做到有效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3.7.

[2] 王雁.普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

[3] 徐洪.打造班主任的品牌意识:用细节说话[J].青年教师 2008.5.

[4] 王振霞.对班级管理中几个问题的反思[J].教育革新 2008.2

[5] 朱荣娟职业学校班主任的角色分析[J].考试周刊 2012.(64)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