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班级心育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行为主义的原理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引言

    在中小学,专职的心育教师,也可能同时被学校安排当班主任。如果能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到班主任工作中,是最理想的。然而心育教师和班主任的角色还是大有不同,有时甚至会有冲突。对于心育教师而言,更擅长个别辅导,更多地本着“自由民主,以生为本”的理念对待学生,而面对整个班级的学生,一对一的辅导就有了局限性,如何更有效地解决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涉及班级管理的问题。

班级秩序的管理需要经过秩序的建立、秩序的维持、秩序的完善等步骤。班级组建伊始,很多都会制定班级公约,有的甚至作成彩喷,贴在墙上,布局精美;对于违反班级公约的行为,班主任也会有各自的惩罚措施。然而,公约的遵守程度和惩罚措施的有效性,有时与公约制作的够不够精美以及老师惩罚够不够有力没有太多的关系。一旦没有人监督,墙上的公约就会形成空文。因此,要想秩序得以维持,可以结合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原理协助管理。在此,笔者以处理迟到问题为例,谈谈这类问题。

一、  惩罚须有言在先,民主、适量

    惩罚一词,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是一个消极的词汇,但是其实它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原理:指的是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若及时使之承受一个厌恶刺激(又称惩罚物),那么以后在类似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概率就会降低甚至受到抑制[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运用到惩罚措施。如工作没做好被扣了工资;孩子不听话,罚他一天不能出去玩等等。

    惩罚措施运用得当,可以帮助孩子减少不良行为,塑造良好习惯;运用不当,则往往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抵触,事得其反。因此,需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无论是奖或惩都应事先制定[2]。这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有的教师说罚就罚,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或许迫于老师的威严,会乖乖认罚;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很容易产生抵触,认为是教师故意针对,或都拿他出气,从而心生怨言。事先约定,有言在先,可以减少这种抵触心理。第二,规矩无论是由教师定还是学生定,都应经过学生认可。最好由学生自己制定。这样,一旦有人违反,那么违反的就是大家的约定,而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规矩,在班级中形成无形约束力,互相督促。第三,惩罚的内容须是学生可执行的。可以是学生不喜欢的(这样才能减少错误行为的发生),但不能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甚至造成心理阴影的。例如,针对班级迟到问题,笔者让学生做俯卧撑,适时适量,还可以锻炼身体;但不可超负荷,否则就成了体罚,学生身体也吃不销;罚抄1001000遍,数量过多,学生无法完成,教师也无从监督,惩罚就失去意义。

二、  采用多种形式的强化手段

(一)  连续强化

班级公约并非写在纸上或挂在墙上就形成了,需要内化到学生心中。如果只有公约缺少监督,就会变成一纸空文。行为主义的学习观告诉我们:教授新任务时,进行即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而且应采取连续式,即对每一次的正确(错误)反应给予强化(惩罚)[3]。规矩定立之后如果没有人持续地执行,就会形同虚设。俗话说“好习惯二十一天养成”。所以,笔者在最初的三周里,坚持每天七点半前到达班级,和早到的学生聊聊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基础,这点和心理辅导是相通的),然后“教育”迟到的同学。及时让学生明确,一旦迟到,就会有相应的后果;也让克服赖床没有迟到的学生体会到公平感。这样,大部分学生能够这三周里逐渐养成不迟到的好习惯,为后面的长期养成奠定基础。因此,在行为学习初始,连续的强化,对学生的行为塑造是很重要的。

(二)  间隔式强化

在任务的早期阶段,强化每一个正确的反应,随着学习的发生,对比较正确的反应优先强化,逐渐地转到间隔式强化,即变时距式强化[3]。班级的管理一旦上了轨道,就可以不用再像前期那么辛苦。但也不可以因为班级风气变好,就什么都不用管了,学生很聪明,一旦发现没有人管理,不久就会故态复萌,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因此,不定期地早到,进行间隔式的强化,就变得很有必要。间隔式强化,又称延缓式强化,分为定时距式和变时距式。定时距式,即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变时距式,即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变化的。将两种强化互相结合,特别是变时距式,让抓迟到日子出现得没有规律,学生就不敢松懈,继续维持原来的习惯。

(三)  撤消惩罚

撤消惩罚其实就是一种奖励形式,也叫负强化,即通过中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3]。撤消惩罚的效果有时比一味的惩罚要好。笔者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班级里总有那么些个罚也罚了还是爱迟到的同学,让笔者费了不少脑筋。其中有位同学,连续迟到了两天。笔者心想,单纯的惩罚估计也麻木了,于是就对他说:“你已多次累积迟到,惩罚当天也做不完,要不先欠着,如果你接下来一周都能不迟到,今天的惩罚就取消,但是如果这一周内你又犯,那只好连同今天欠的也做上了,能够接受吗?”学生答应了这个建议。第二天,我看到他的空间签名上写着“七天不迟到计划完成第一天”,顿时感到欣慰;后来这位同学果真一周都没有迟到,我也及时地肯定了他。有了这一次的成功,之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我也没再见他迟到。没想到一次撤消惩罚的决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撤销惩罚的方式,在教学中,也同样适用。

三、  惩罚并非与学生对立

惩罚并不是为了与学生对立起来。学生经常性的违反纪律,难免会让教师有情绪。但是,如果班级有相应的惩罚措施,惩罚本身就让学生不舒服,何必再去发脾气为难他们。不妨调整心情平静相对:多关心他们迟到的原因和身体状况,对于特殊情况采取人性化处理。例如对只是偶尔迟到的同学表示共情和理解;对有身体不适的同学进行减免或改期。对于次数累积较多的同学,或是一些体质较弱做了二三十次俯卧撑就面红耳赤的同学,提醒他们量力而为,允许他们休息一会再做或分次完成。主动询问他们按时到校是否有困难,需不需要提供“叫醒服务”等等。将咨询中“共情”、“感同身受”的技巧运用进来,就发挥出了心育教师的长处。有时甚至可以不对他们进行价值干预,不去强调迟到这件事有多么的错误和不应该,而是告诉他们,俯卧撑是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承担的后果。这样一来,学生反而更容易接受。虽然他们迟到所受的惩罚不能减少,但学生也在惩罚中理解到了:老师也是真心不希望他们受罚的。惩罚是为了让他们“难受”而不再犯错,但不是为了羞辱他们、拿他们出气或是累垮他们,反而也希望他们在惩罚中有所收获,例如让身体更加强壮。有的学生会在犯了错误之后主动要求惩罚,这说明班级的公约已经内化到他们心中,达到了自律的水平。这时,教师更要对他们他们勇于承担后果,有担当的行为给予肯定与强化。

 

四、  惩罚并不失情感关怀

 惩罚并非就完全是冰冷无情的。心育教师的课时一般比较少,所以通过课堂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有限,要想多了解学生做好班主任工作,就需要另外找时间,如借助课下和班会课的时间,还有就是抓迟到的空档。所以,借迟到之机将学生留下来,作短暂的交流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询问迟到原因等,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状态等问题,方便班主任工作的开展。笔者在这个过程中,也确实了解到了一些学生家中的困难,如单亲、家里忙生意关心较少等等。这样的学生,除了惩罚之外,更需要我们额外的情感关怀和辅导。由此,让抓迟到成为与学生交心的一个平台,让惩罚显得不会那么冰冷无情,也有助于加强师生间的联系。对于有些极度倔强不服管的学生,通过这样的交心和共情,反而能够赢得他们的理解与尊重,虽然有些时候他们迟到依然,但在行为上少了很多抵触,破坏课堂秩序行为减少,并变得愿意担当。

 小结

 解决迟到问题,只是班级管理的缩影。总的归纳起来:班级秩序的维持需要三个大的步骤:秩序的建立、秩序的维持、秩序的完善[1]。每个环节都需要我们动一番脑筋,及时和学生沟通、关爱学生,其次才是结合以上行为塑造的原理有效维护班级秩序。面对卫生等其他问题也是类似的道理,赏罚分明但不缺乏人性化管理很有必要。最初的打扫会由劳动委员事先提醒,如果忘记就打电话要求回来补做,还做不到才实行处罚措施。最开始班主任要亲自监督执行,在背后支持劳动委员的工作,减轻他们的压力,最后等慢慢上了轨道之后,就可以逐渐放手,不定时跟踪,劳动委员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培养,秩序在他们的维持下有条不紊。班主任更多是引导,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接受管理,才是最理想的境界。因此,培养班干部的组织领导能力,也是实现学生们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教师,应小心谨慎地保护学生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4]。保护差生的同伴形象,能够帮助他们自尊自爱,寻求上进;同样的,保护班干部的形象,帮助他们在班级中树立威信和榜样的作用,能够带动整个班级的大群体往积极的方面发展。因此,可以多给学生机会展示自己的领导才能,并从旁指导,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左右手,协助班级管理,甚至成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

 行为规范的学习,也是一种学习,而且学会共同遵守团队的规则,比文化课的学习更重要。班级形成良好的风气,有成效的学习环境被创设起来[5],学习的氛围也就营造起来,学生才能更安心学习,奋战高考。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76542

2. Anita Woolfolk.何先友等译.教育心理学. 北京:机械轻工业出版社:472

3.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7071

4. 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73

5. 莉萨-博林等著. 连榕等译.教育心理学.北京:机械轻工业出版社:257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