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班级心育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谈“来访者中心疗法”在班主任工作中的

 

社会的发展带来教育环境日趋复杂;网络传媒的发达,带来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不乏那些渲染暴力、色情的内容,对缺乏判断力的学生产生了极其有害的负面影响;传统的家庭也变得脆弱,单亲家庭学生比重越来越多,加上父母的教育失当,学生的问题变得复杂,这些都加剧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往往累人又累心,吃力不讨好。
在笔者接触的很多咨询个案中涉及的问题多种多样,其中不乏有很多学生提及自己与班主任“斗智斗勇”的精彩片段,也不乏有很多学生是被班主任介绍到咨询室中来的。同时,班主任几乎每天与学生相处,是第一个能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人,在这种形势下,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完全可以运用心理知识和咨询的一些技巧,转变思想工作的视角,从学生的行为转向学生的内在,把教育与心理咨询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下面仅以心理咨询中“来访者中心疗法”为例,具体考察一下其中对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可借鉴之处。
“来访者中心疗法”及其观点简介
“心理咨询作为一门科学,有其自己的理论与方法,近百年来,经许多学者的努力,已形成了诸多的理论流派”。其中,卡尔·罗杰斯(Carl Rogens) 20 世纪50 年代创立的来访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被认为是心理咨询理论的‘第三种势力’”,“来访者中心”的意思是指咨询师要在咨询过程中以来访者为中心,随时把关注点集中在来访者方面,要根据来访者关心的问题、谈话的内容、思考的方向以及进展的节奏和速度来决定咨询师本人的反应方式。
    其观点主要有:
 1、“自我成长”。他相信,人具有一种保护自己心理健康和寻求恢复健康的自然驱力。即充分相信人有自我实现的潜力,来访者的这种潜力在与咨询员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后,就能得到释放和发挥。
2、十分重视咨访关系。
3、以来访者为中心,咨询员不以权威或专家自居。
4、咨询师体验对来访者的无条件积极关注与尊重,这种尊重建立在一种“人对人”的基础上,以及感到来访者是一个有价值的个人,不论其条件、感情、行为怎样。
5、耐心倾听,设法达到与来访者共情,能够体验来访者的感受,进行回应。
一、转变视角——班主任工作的心理前提。
1、   把学生作为一个“全面的人”看待。
班级中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立体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个性心理,同时,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因此作为每天和学生在一起的班主任,首先要理解教育对象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从具体的人及其具体的心理出发来分析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人格、权利和不同观点,真诚地关心学生的实际困难及困扰其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心理问题。随时把关注点集中在学生方面,而不是以专家自居,试图通过自己的解释、建议和指导控制学生。
2、    良好的关系——产生效能的前提。
所有的中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不足之处,成绩较差、行为习惯不好、自我中心、同学关系紧张、没有责任感、不关心集体······我们可以说出一大堆当今中学生的各种问题,无论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予学生以真诚的关怀、鼓励和信任,让学生体会到你的真心,用爱心慢慢拨去学生身上的那层保护膜,这也就是心理咨询中常提到的共情、积极关注和真诚,而这些又被学生知觉到的话,就会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朋友式、伙伴式的师生关系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释放其心理重负,同时也是进行正常教育及接受教育内容的必要前提。
罗杰斯强调咨询师在咨询关系中是和谐的——即真实的、真诚的、团结的、正直而诚实的、没有保守的偏见——并且能够在其自身有机体验的基本原则上与来访者相处。这种咨询中咨询师的定位对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中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班主任与学生是平等关系而非等级关系、是帮助者与求助者关系而非上与下的关系、是朋友关系而非长幼关系。
二、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适度引入                     
1、“以学生为中心”
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强调治疗主要是建立在求助者与咨询者间积极的伙伴关系基础上,咨询员不以权威或专家自居,而是一个有专业知识的伙伴或朋友。
案例:班主任面对一位工作不负责的班干部,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初你为什么竞选班委了?”
学生沉默不语
回应1“你当初自己选择竞选班委,身为班委又不能很好履行自己的职责,其他同学会怎么看待呢?”
分析:这种带有批评和责备的回应只会让学生更加沉默。
回应2“我以前上学时竞选班委就是为了更好锻炼自己,不过有时候总是会和学习、其他方面有些冲突,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分析:先从学生角度从手,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消除学生的心理防御,然后再指导学生做出对个人与集体都有利的行为,不着急批评学生,以“退”为“进”。在学生有了良性体验的基础上,与其讨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二者利益达成一致,甚至在二者利益发生矛盾,使学生在良性体验的基础上心甘情愿为集体做出牺牲。
2、运用共情、引起共鸣。
共情即是从学生角度,而不是班主任自己的参考框架去理解学生的能力。以共情的方式对学生作出反应,是尝试与学生同一思考,而不是代替其思考。
案例,一个学生说“我已经很努力去学数学,可是这次考试竟然没有达到班级平均分,我觉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我已经无能为力了”
回应1:一次努力不一定立竿见影,或者你努力不够,你应该继续努力,多做点题目,多点自信,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分析:这种回应是从班主任而不是学生的参照系做出的。班主任教育的义务尽到了,学生的痛苦却没有减轻,就像是隔靴挠痒,对学生的不良情绪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回应2:对于自己努力没有得到好成绩,你感到很伤心,甚至我听到有一点点气愤的感觉,是吗?
分析:运用共情的技术,让学生感到班主任是理解他的,这样很容易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排解不良情绪,重振信心。
共情中重要的是对学生及其情感的接纳,班主任要理解学生,放下主观的态度和认识,设身处地去感受学生的内心体验,了解其所想所为的内在动机,不以自己为参考去评判学生的是非得失。因此,班主任要避免任何使学生听起来像是批评和责备的评论,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表示支持和关切,使学生感受到被理解。然后再给予学生面对问题的勇气和力量,帮助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
3、价值中立原则的借鉴——无条件尊重。
价值中立的原则,要求咨询师对来访者的自述内容不加评价,而且对来访者的价值观不做任何评价,即保持完全中立。但是班主任毕竟不同于心理咨询老师,不能过分强调价值中立,因此,在班主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可以尝试把“中立”与“引导”相结合,倾向于先中立,然后再引导。同时,价值中立并不是要班主任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和立场,而是强调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和无条件接纳与尊重,这种尊重是建立在“人对人”的基础上,以及感到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不论其条件、感情或行为怎样,是对学生一种积极关注的体现。这样,在与学生交流中就能很快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解除学生的防范意识。
例如,学生违反校规,晚上溜出宿舍去网吧通宵玩网络游戏。传统上我们可能会狠狠地批评该学生违反校规,影响了他人和自己的学习,辜负了父母,甚至会断送自己的前程······条条框框的说教之后,对方可能沉默不语,然后我们可能会很生气地把该同学送给学校记了大处分。这样的后果可能让学生恨班主任一辈子。此时,不妨先采取价值中立,对学生的行为不加评判,让学生敢于向你描述前一天晚上的整个过程,说出心理的真实想法,在掌握了具体情况后,再和学生一起讨论利害关系。
我遇到一个类似的学生,经过耐心的交流发现是他的父母刚刚离婚,原来他玩游戏只是因为心里的痛苦没办法向其他人述说而选择游戏作为发泄。每一个学生的外在行为问题都可能深藏着伤痕,作为班主任不能总盯着学生的外在问题行为,更应该通过心理探索找到学生内在的动机。
和谐的关系、无条件尊重和共情有助于创造一种气氛,在其中学生可以宣泄他们对表达自己的恐惧并且与其体验取得不断密切的联系。很明显,这些条件不是靠单纯地说它们存在而被传达给学生,班主任应该该真诚地感到他们无条件地接受了他们的学生,而且班主任应该感到共情。因此,班主任必须真诚。
三、学会倾听,以逸待劳
尼克尔斯说“倾听是一种艺术,通过倾听,我们使用共情穿越我们之间的距离······真诚的倾听意味着悬置记忆、欲望和评价——并且,至少是在一小段时间内,是为另一个人而存在。”
1、大耳朵、小嘴巴。
传统的班主任教育模式是“我说——你听”,常常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就急于教育学生、提供建议,告诉学生“你可以·····”“你应该······”,却不见成效。当学生救助时,他们更需要的是倾听,找到一个宣泄的途径。为此,班主任需要提供大耳朵,小嘴巴,在倾听过程中以“恩”、“是这样吗?”等简短的语气鼓励学生继续说下去。
2、缩小范围、及时反馈
因为学生表达的大部分信息来自内部的参照系统,它们可能是模糊而混淆的,如“我学习时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我总觉得别人在议论我”,“别人”的范围太大了,班主任并不能确定“别人”是谁,可以进一步询问学生,“你能说说别人都有谁吗?”这时,学生就会去思考他自己提到的“别人”都有谁。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中不能一味让学生跑开了说,在偏题的时候设定一个范围把学生拉回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为下面的谈话打下基础。
3、学会假设、不断验证。
学生在开始与班主任的交流中,由于防御心理和不安全感,往往会对他自己谈的内容有所隐瞒,这时,除了班主任的耐心,还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案例:女生“学业水平考试我拿了3A1B,其实我自己并不觉得难过,就是觉得对不起一个同学。”
此时,心里首先有个疑问,为什么考不到4A会觉得对不起一个同学,这个同学是男生还是女生。立刻把疑问抛给学生,“你可以告诉我这个同学是女同学还是男同学吗?”得到男同学的答案后,班主任在心里继续给自己设置疑问“她和这个男同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不是因为没拿全A难过,反而是觉得没拿全A对不起对方而难过?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他给了她怎样的帮助,会让她觉得这么对不起对方?听上去她好像考全A是为了对方?······”,这时的假设不要着急向学生发问,可以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你能和我谈谈是怎么回事吗?”让学生继续说下去,在学生解除防卫,充分信任班主任的时候,再慢慢把自己的疑问一个个谨慎地抛出去,找出学生的真实想法和状态。
4、比学生慢半拍。
心理咨询中有句经典的话——“贴着来访者的情和意”,以此类推,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要紧紧贴着学生,反应不能比学生慢太多,也不能走到学生的前面太多,最佳的距离是比学生慢半拍,不要急于给学生提供答案。这样既能紧紧跟着学生,也能让学生自己顿悟,看到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
案例,一个向班主任求助失眠问题的学生:“老师,我总是失眠,怎么办呀?”这是有失眠问题的学生经常提到的问题。
回应师“失眠呀,那你早点睡觉。”
“太早睡觉,开始容易睡着,中途一醒就又难睡着,一直到天亮了。”
师“那你就起来看看书,看累了就会入睡了”
生“这个我试过,开始有点用,后来就不行了。”
在回应1中,我们看到提供给学生的方法,他好象都试过,而且作用都不能维持下去。这让班主任也黔驴技穷了,完全被学生牵着走,让谈话陷入了绝境,不知如何进行下去。
在学生向班主任求助一件事情,比如失眠了怎么办、粗心了怎么办时,首先要明确学生在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产生这些问题,学生在求助前自己都做出过哪些努力,同时,最关键的是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出现此类症状,在确定学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求助的问题后,在慢慢与学生共同商量对策,找到最好的、最适合他的办法。而不是一味给他们提供建议,提供现成的方法。每个学生的问题表现一样,但背后却有着各种不同的原因,班主任提供的方法可能具有普遍性,但不是适合所有的学生。在面对此类学生,班主任就不能走的太急,耐心等待学生甚至走在学生的后面,在学生走不动时不时推一把,协助学生找到解决办法。
四、控制情绪,变被动为主动——移情与反移情对班主任工作的启发。
心理咨询中移情指的是求助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或态度,投射到咨询者身上的过程;反移情包括咨询者对求助者的情感和态度,它是咨询者针对移情或麻烦自己的事物做出的真实、本色的反应。
班主任与学生的相处中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矛盾和冲突也在所难免,正面的交锋只会两败俱伤,不仅有损班主任的尊严,更加剧了学生的抵触情绪。我在心理咨询中遇到过一个高二的男生,他讲述了与班主任发生矛盾的过程。
案例:1、自习课上因为和同桌讲话,被班主任发现,叫出教室训斥了一番,同桌接受了班主任的教育,而此学生一直表现的很不服气,班主任很生气地叫其写1000字的检讨。第二天,班主任向其要检讨时,学生说了句“没写检讨,没时间写”,于是,班主任随即让其站在教室外面反思,一直不断“骂”学生,该学生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班主任的批评没有任何反应,班主任没有办法,只好把其送到年级主任室,并喊了家长,检讨最后还是写了,但都是提及自己的不服气。
学生的情感体验:觉得班主任小题大作,无故发火,并且全班同学也认可班主任小题大做。
分析:班主任在与学生的对抗过程中表现的很被动,情绪完全被学生控制,最后变得不知所措,只能使出最后“喊家长”的杀手锏。此时的班主任出现了心理咨询中常提及的反移情,即针对学生的事情做出的真实、本色的反应。
2、转天,班主任又让学生布置春游,问“有谁不去吗?”,该学生立刻站起来“我不去”。班主任并没有发火和责备,只是简单地说了句“需要向年级请假”。
学生的感受:本来以为班主任会向上次一样大发雷霆,而班主任只是很冷静地说了句“需要向年级请假”,反而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一点惭愧,觉得上次班主任对自己的教训也是为了自己好。
分析:同一人、相似的事件,班主任两次不同的处理却得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在与学生冲突中,表面上看学生处于低头被教育的位置;从心理角度看,班主任完全被学生牵着走,学生的沉默,暗示着“看你拿我怎么办”!而第二次班主任暂时先不把学生的对抗作为抵触,冷静下来,反而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终于明白学生反抗的原委,是因为该学生一直都很乖,不会反抗,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而对老师反抗后觉得很舒服,觉得自己也有了自己的原则,不会再为没有满足别人的要求而感到难过。如果从心理咨询角度分析,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了移情,把自己长久以来对别人一直顺从的愤怒投射到了班主任身上。学生表面对班主任的反抗深藏着如此大的潜意识,而这些内在的感受也只有深入学生的内心才能真正扑捉到。可见,与学生的交流中,班主任不能被学生的负面情绪牵着走,更不能因为学生的抵触而丧失了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此时的班主任更需要以心理咨询员的姿态接受事实,意识到自己的反移情,缓和学生与自己的对立情绪,再耐心展开询问、倾听,找到学生问题的根本,同时,充分相信学生有自我发现,自我帮助,自我跨越,自我完善的能力。
五、结束语
青少年学生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有两个重要他人,一个是父母,另一个就是老师。中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已经接近成年,他们自我意识强、对外界反应敏感、情感体验丰富、情绪起伏大、独立又依赖家庭······生理与心理的变化带来了成长,也带来了困惑。作为班主任,每天与他们朝夕相处,能第一时间发现他们的问题,也是最能了解他们的人,班主任的一句话往往就能叩开一个学生的心门,如果能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他们及时的心理疏导和点拨,引导他们如何面对这一切,帮助学生处理好成长中的“痛”,对他们的一生都至关重要。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完全可以借鉴心理咨询中的有关方法,把心理教育渗透平时的思想教育之中,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引导学生向着教育指引的方向发展。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