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三(1)班的陈小炜,我想当第二组摆桌椅的小组长,因为我上个学期做过摆桌椅的小组长,我做得很好,我希望我在这个学期里能继续为同学们摆桌椅,能做得更好,希望大家投我一票,谢谢大家!”小炜声音响亮地说完竞选班干部的竞岗词,大方地向同学们鞠了一个躬,赢得了班上同学的一片赞许而又热烈的掌声。听到同学们的掌声,小炜抬起头来看了看我,咧开嘴微笑了一下,我也赞许地向他点了一下头。他自信地转过身,走回了自己的位置。毫无疑问地,小炜获得了班上绝大多数同学的选票,顺利地当上了他心中想当的班干部,摆桌椅的小组长。望着小炜自豪而又自信表情,我心中也充满了欣慰。
小炜性格腼腆,是一个很听话的男孩,对于低年级的男孩子来说,“听话”对于孩子来说,我认为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词。就如小炜,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搞小动作,也很少举手发言,学习成绩不好也不坏,不与同学争吵,打架。是典型的处于“中间地带”的孩子。每一位当老师的人都知道,这种不好不坏,处于中间地带的孩子是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的。就如同是淹没在班集体海洋里的一员,在班级里激不起一点波浪,很是让老师省心。小炜也就是这样,在班级里默默地度过了一年级、二年级。
直到二年级快要学期结束的时候,我在批改小炜的心理日记时,看到了这么的一段话:“同学们下了课在一起说(讨论)三年级时,谁会当我们班的班长。大家都很想当班长,我的梦想也是想当班长,(如果当不上班长)做其他的(班干部)也好。”
“我的梦想也是想当班长!”这行字很明显地突显在我眼前,感觉越放越大,如同一声呐喊响彻在我的耳朵里。想起曾经看到的一篇心理教育文章,里面提到了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将学生分成三组,对第一组学生表示信任并给予赞美与鼓励;对第二组学生采取不管不问即放任自流的态度;对第三组学生则不断地给予批评。试验表明,被经常鼓励的第一组学生进步最快,总是受到批评的第三组学生有一些进步,而被漠视的第二组学生则基本没有变化,属于“原地踏步”状态。是的,“关爱与尊重”是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的,它不分性别年龄,不分能力身份,更不分性格特点。而我在大力地进行所谓的“培优扶差”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却一直忽视了他和其他的处于中间地带的孩子的存在。
“教育无小事”,事事都是大事,事事都是关系着一个孩子未来的大事。就如小炜,虽然他在班上总是默默无闻,但是他也会有想当班长的梦想,而我作为班主任却没有关注到,我这个班主任所做的工作是多么的不到位,是多么的失职!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要马上行动起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应该让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成为了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法的标准,不断地反问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如小炜提到的当班干部的事情,我是不是为了图一时的工作轻松,把机会都留给了表现突出的孩子?在学校和班级活动或比赛中,我是不是为了获奖,总让那几个能说会道的孩子来参与?在课堂上,我是不是为了更好的得到自己在教学中预期的答案,更偏向于请优秀的孩子来回答或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孩子的学习热情,更偏向于请后进生来回答简单的问题呢?在学习成绩上,我是不是为了减少差生率,只去关注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在与家长沟通方面,我是不是总以为从未引起我注意的处于中间地带的孩子就是我的“放心单位”,家长不问我就不说,而不用与家长进行积极沟通呢?……
我开始改变自己评价班级工作的标准,开始改变自己看待孩子的眼光。时时提醒自己“应该让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如小炜想当班干部这件事情,后来我通过与他单独谈心,了解到他想当班干部,但又不敢指出同学的不足之处,害怕自己管不了别人,所以之前的班干部选举一直不敢报名。我想,班级里应该还会有像小炜一样的学生,于是更深入到班级里去了解情况,发现有小炜这种想法学生还真是不止他一个人。
“再好的钢都是铁打出来的”。如果我再不创造机会让我眼前的这群处于“中间地带”的孩子表现自己,磨练自己,那么他们可能就将继续在班级里沉寂下去,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实现自己的梦想。日久天长,天啊,无法想像我会误了多少人的子弟。于是,我将班干部的工作细化,不再就班长副班长等几个常规岗位,创设出了更多的班干部岗位,如“摆桌椅小组长、窗台管理员、电器管理员”等的小职位让尽量多的孩子参与班级管理。同时,每次的学校、班级活动或是类似的比赛我不再想着谁会有更大的机会为班级赢得荣誉,而是让已经有过展示的学生把机会让给还没参与过的孩子,让尽量多的孩子有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的机会。增加与家长沟通的次数,对于这群孩子,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根据其特点而进行,多以鼓励表扬,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闪光点,这样的沟通,收获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很多家长都向我表示,有的优点他们自己都没有发现,非常感谢老师。
小炜就是在这次班干部改革中当选上了摆桌椅的小组长的,他的优点马上显现出来的,工作踏实肯干,认真负责,在摆桌椅的问题上从不用我操心,小炜的这些优点是我之前未曾发现的,实在是让我这个当班主任的感觉失职。后来,我经常借着小炜工作上的出色表现有针对性地对他进行大力表扬。慢慢地,我发现小炜在课堂上举手的次数多了,敢在别人面前大声说话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就如开头说到的这个学期的班干部选举,他毫不犹豫地走上讲台,发表他的班干部竞岗词。小炜的小小梦想实现了,而我作为老师也从这件事情中成长了不少,这不就是一直期待的教学相长的教育梦想吗?
的确,老师的精力有限,很难做到去关注每一个孩子,所以往往很容易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那些突出的孩子身上。但是班级中处于“中间地带”的孩子也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他们也有一颗努力向上的心,他们也有自己的“鸿鹄之志”。“应该让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老师的肯定或者赞扬,对他们来说就犹如冬日里那和煦的阳光,会一直温暖他们的心灵,这种肯定会产生一种巨大的,促使他们前进的力量。望着我眼前的这群孩子,我常常在想,为这些中间学生搭起向优秀学生前进的阶梯,帮助孩子们圆梦,这只是作为班主任应该做的一件日常工作,但或许真的会影响他们的以后的成长,甚至会成为他们成就优秀人生的第一台阶,第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