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班级心育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从问题取向到资源取向

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从问题取向到资源取向
作者  贲道愿  

单位:苏州外国语学校  邮编215000
【摘要】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形成强有力的家校共育局面。本文梳理日常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中常见的“问题取向”表现和弊端,基于“资源取向”的教育观,提出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资源取向四步骤。
【关键词】有效沟通;问题取向;资源取向

一、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与家长的沟通(包括电话和面谈)便是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学生的表现、问题和改变,都离不开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交流,有效的沟通不仅能够快速的解决问题,也是衡量班主任教育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否有效,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能建立合作关系。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能够感觉到家长接受老师反映的问题,没有抵抗情绪,并愿意和老师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2.目标达成。约谈之前,班主任心中的谈话的目的可能一条,甚至是三四条,那么沟通过程及结束后,要评估这些目标是否达成。3.减轻未来工作量,双方取得成效。很多时候,家长与班主任对话的过程中受益匪浅,也表示出非常配合和愿意改变的态度。可是,家长回到家不见行动,问题继续保持甚至恶化,班主任的沟通工作相当于做了也没做,每一次出现问题虽然约谈家长数次,可就是没有任何实质进展。因此,在沟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巩固沟通的效果。
二、问题取向的沟通方式
“问题取向”的沟通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工作方式,班主任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更多的是反应问题。因人的注意力受限,聚焦在问题上,就容易忽视优点,难以跳出当局看到更多的信息。同时家长听到的都是学生的问题,很容易引起防卫心理,护短或者对孩子的现状感到无力。这样的沟通方式家长相对于被动,不仅降低了与班主任合作的力度,还容易激发家长与孩子、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1.“问题取向”的沟通方式重行为问题的表象,轻行为背后信念的解释

 

 

冰山理论认为:一个人的问题,只有一部分露出水面,就是我们看到的行为,而问题的大部分都是隐藏在水平面之下,在这下面有他的感受,期待,认知、动机和需求。这一部分是看不到的,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通过看一段案例对话来看看问题取向的沟通方式。
老师:XX家长,今天请您来,是因为您孩子屡次没有完成作业的问题。     
家长: 嗯,我们每天有叮嘱他写作业的。
老师: 他这是第三次了,你们一定要想办法让他每天完成当天的作业。
家长: 我们晚上比较忙,下班也比较晚,会嘱咐他,可是他老是磨磨蹭蹭的。
老师: 我们希望你们回家要多教育孩子。
家长: 好的。
在这段对话中,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紧紧盯着孩子不写作业的种种行为表现,多次不交作业,磨蹭、拖拉。那孩子没有完成作业背后他的信念是什么呢?可能是他想通过不写作业来需求关注,也有可能父母的控制太强以此寻求权力,亦或学习存在困难,自暴自弃。这些深层的原因多些思考,就能多些思路去解决问题。
“问题取向”沟通方式重传递焦虑,轻灌注希望。
如一个学生的问题:上课睡觉,不听课,成绩一塌糊涂,周末回家沉迷手机,亲子关系不畅。问题取向的沟通可能会先以手机管理为切入点,分析出父母管教不严,给孩子买手机,买了手机又没有合理管理,任由孩子使用,结果导致孩子沉迷手机,影响睡眠,影响学业,加上父母管教方式不一致,爸爸专制型,妈妈溺爱型,最终一步步把孩毁掉。在这样的沟通中,分析原因并不是不需要,而是分析出的原因让人感觉到孩子有问题,家长有问题,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可是却愈发让家长和老师感到焦虑和无力,合作就陷入了无望的困境中。
     

                                                                      焦虑传递链

 

2.“问题取向”沟通方式重教师主导,轻家长思考
常常听到家长这样跟班主任反馈:老师,我按照您的方法,把臭小子好好教训了一顿,臭小子现在服服帖帖的。相信他下次再也不敢闯祸了。这样的反馈其实我们班主任都能听出来,家长的行为还是太粗暴了,把事情解决得没有任何一点技巧,保不定孩子第二天就由又闯祸了。为什么家长的认知会与班主任表达的信息有出入,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沟通过程中老师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信息大部分是从教师流向家长,家长被动的接收,然后还希望老师给出正确的建议。在沟通中,班主任有着明确的目的----反应学生的不良行为,要求家长配合管制,而家长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重,以老师的目的为目的,亦或是替孩子挨评判为目的,没有深入去思考当前用过什么办法?哪些办法是管用的,哪些办法是无效的?然后该如何改进等等。
三、“资源取向”的沟通方式
资源取向的家庭治疗认为,要解决个体心理问题不能仅从治疗个体着手,应该以家庭系统为对象,改变家庭沟通方式、认知特点、人际关系等,鼓励家庭成员从问题中找寻资源,学会主动解决问题,建立积极健康的家庭生活新模式。资源导向体现了三层含义:第一,资源导向并不是不关注问题,而是注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不再侧重于关注问题的成因,而更多关注解决问题的资源;第二,资源导向体现了家校合作的一种态度,即更多关注孩子成长中的保护性因素,过去有哪些成功经验,现在有哪些小进步,未来可以如何发展得更好;第三,资源导向也揭示了家校合作的新方向,更多地关注家校合作中的优势力量,让孩子走向更美好的未来。资源取向的沟通方式可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同盟关系”的对话阶段
不管出于什么内容的沟通,家长和班主任出发的目的是一致的,即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和成长。也许,班上的某位学生让班主任咬牙切齿,被屡次冒犯,约谈家长的时候班主任心底有多么强烈的想在家长面前数学生的落种种不是,以及迫切希望家长要狠狠管教孩子,可是在沟通的时候还是需要保持批评的艺术,因为批评和惩罚从来不能使人改变,反而增加抵触情绪。当学生出现行为问题的时候怎么说家长更能接受并愿意配合呢?资源取向的视角可以依靠“真诚和同理心”来赢得合作关系,比如班主任可以这么说:“XX家长,小李同学这个作业多次不交的情况一直没有改善,中间也多次跟你们沟通,我们也想了不少的办法,但似乎好像帮助不大,今天再次把您和他爸爸邀请过来,可能你们又要担心老师接下来要告哪一条状了,我猜你们现在心里肯定是七上八下的,所以我需要说明下,一会呢我会说到孩子的近段情况,有表现好的也有表现不好的,当说到不好的地方,可能会让你们听起来有些难受、生气,你们需要有心理准备,同时也请你们放心,我今天请你们来的目的不是简单再次反馈孩子的情况,回去批评孩子就完事了,而是我们一起再去想想办法,还能怎么帮助到孩子,你们觉得可以吗?”运用同理心卸掉家长心中的压力,家长感受到了理解,信任的关系就很容易建立起来,也更利于配合工作。
第二步:“确立目标”的对话阶段
大多数情况下的谈话,老师想向家长反映的问题很多,因为家长和老师的时间有限,但问题太多,往往又草草了事,所以问题反映了,但又没能真的把所有的问题解决了。因此,每次谈话可以聚焦在两至三个内容,可以班主任自己决定最迫切解决的,也可以提供选择让家长选择,比如,“xx家长,我今天想跟您聊聊孩子数学成绩退步的事情。”,“XX家长,孩子最近数学成绩退步很厉害,还有她跟同学的关系也处得不是很好,听她说在家也不怎么跟你们说话,今天就想这三个方面跟你们聊聊。”到这只能说谈话的方向有了,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具体想要达成的目标。借助刻度问句和前馈问句来确立目标,如刻度问句:“xx家长,我想知道如果孩子数学进步了,你们期待的分数是多少?刻度问句的优点是直观、可量化,鉴别两次之间的变化以及下次的继续规划。前馈提问:“假如孩子跟同学的关系变好了,你们觉得那时她有哪些变化,有哪些不同呢?”前馈提问是一种未来取向的提问,经过思考描绘愿景,对变化的内容产生清晰、具体、可操作性的描述。让家长对谈话的内容有具体清晰的目标,才能让他们具有可操作性行动。
第三步:“解决目标”的对话阶段
在解决问题,寻找对策的沟通阶段中,家长习惯于寻求班主任提供建议,希望班主任告诉家长怎么做,而实质上这一过程缺乏家长的主动思考与反思,并且有时候使用同样的办法,继续犯同样的错误,没有进步。资源取向视角在解决问题时特别关注三个点,第一:关注例外。如,孩子在哪些情况下少玩或不玩手机,是你们讲得多的时候还是少的时候?孩子通常是在什么时候愿意跟你们沟通?那时候你们做了什么?例外提问让家长在问题中看到希望。第二:挖掘之前的成功经验。如,你们之前用过哪些办法?这些办法有帮助吗?如果有帮助,你们下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继续使用?通过对过去办法的使用评估,来确定家长的办法是否有效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方面让家长看到自己的成功资源,另一方面也促使家长对无效办法的反思。第三:系统支持。如,假如孩子不玩手机了?您觉得那些人可以一起来承担责任?妈妈觉得自己可以做什么?爸爸觉得自己可以做什么?你们需要老师怎么帮助?以往的观念中,孩子出现问题就是孩子的责任,是孩子需要改正和改变,大人充满了对孩子的指责、批评和建议,这样就容易让孩子失去信心。在资源取向视角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彼此共同承担责任,互利共赢。
第四步:“跟踪目标”的对话阶段
在结束谈话时,为了避免家长在老师这满腔热血,回到家一切如常,班主任可以利用赞扬鼓励和反馈来巩固家长的行动,如:虽然孩子的问题一直存在,但你们两位仍然在努力,也很配合我的工作,今天我们一起把之前的办法进行了梳理,也找到了一些新的办法,最后,我想请两位分别说说你们今天的收获和回去后打算怎么做?这样的提问再次帮助家长理清思路,也可以评估家长是否准确的接收信息。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家长的行动力,还可以这么说:“我想知道家长你们回到家打算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我们今天谈论的这些办法?”、“今天的这些办法我们两周后同样的时间再来复盘,你们觉得可以吗”或者“你们觉得我怎样才能知道你们的工作是有效的?”,带有时间结点和效果提问迫使家长走出舒适区,着手行动。
资源取向的沟通方式不再以“问题”为惧,而是看到问题中的资源,看到家长的资源,赋能家长,让家长有解决问题的信心,看到更多的希望。从问题取向到资源取向的沟通方式,更适应新时代学生和家长的特点,更有利于形成家校开放接纳,合作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赵旭东,宣煦.“资源取向”家庭治疗的操作技术[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120-121.
[2]彭盛.资源取向视角下家校共育新途径的实践探索[J].师道.2021.

 

通讯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竹园路201号苏州外国语学校

邮编:215000

联系人:贲道愿

电话:18962451761

邮箱:563431071@qq.com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