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班级心育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聚焦评价恐惧:初中生厌学情绪的心理赋能策略

聚焦评价恐惧:初中生厌学情绪的心理赋能策略

三明教育学院  邱细荣
【关键词】评价恐惧  情绪  心理赋能 
【摘要】评价恐惧型厌学在情绪、认知、行为方面表现出回避、退缩倾向。究其原因,“假想观众”是初中生厌学情绪的自我关系因素;“羞愧感”是初中生厌学的家庭关系因素;内卷的环境、不合理的竞争机制等是外在社会因素。运用“正常化技术”赋能,引导学生表达压抑的愤怒和羞愧感;运用“自我关怀”练习赋能,扩大认知视角和解释方式;运用“体验盲盒”赋能,增强学生内在力量,发展积极的人际互动模式。

 


学生回避上学、厌学,或许不是单纯地讨厌学习本身,很可能是因为担心和害怕老师、同学对自己进行负面评价,而导致的拒绝行为。有学者把担心、害怕、恐惧他人评价的现象称之为评价恐惧,分为正向和负向两个层面。[[1]本文涉及的评价恐惧主要指负面评价恐惧。
一、评价恐惧型厌学的主要表现
一到上学时刻,这部分学生在情绪上,心情低落,内心烦躁,容易愤怒发脾气,心理负担较重。在认知上,认为他人无时无刻在关注自己,并且伴随负面评论,经常否定自己。在行为上,在班上沉默寡言,避免出丑,注意力减弱,学习兴趣不高,人际回避,不愿意主动交往。起初,即便去上学了,也是带着心理压力负重前行。渐渐地,偶尔请假,开始出现躯体化症状如拉肚子、胃痛、头晕等。大概率地逃避到网络世界中,沉迷电子游戏。躯体化是厌学的重要信号,但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是为了逃避学习,假装生病,或者是为了玩游戏找借口,进一步加剧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评价恐惧型厌学的原因分析
(一)假想观众:初中生厌学的自我认知陷阱
正处青春期的初中生,自我意识不断发展,自尊感不断增强。他们特别在乎他人的观点和感受,认为所有人都在关注自己,自己站在舞台中央,这种现象称为“假想观众”。他们把自己认为的观点投射给他人,觉得对方就按照自己所想的那样评论。在本质上,“假想观众”是自我中心思维的表现,学生在心理上幻想出“观众”,实际是自己对自己的高度关注,而不是别人真正在关注他们。
基于这样的认知陷阱,学生对负面评价的恐惧会增强。尤其是学业上遇到一定困难,比如上课发言失误、被老师有意无意的批评、同伴竞争行为等,都会强化“他们都在嘲笑我”“肯定又在说我了”等消极信念。为了避免这种评价焦虑,学生可能会选择封闭自我,不去上学,让自己处于安全的心理状态。
(二)“羞愧感”:初中生厌学的家庭关系因素
表面上看,学生是因为恐惧评价而不去上学,但实际上,厌学问题是学生所在系统失去平衡,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比如自我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青春期发展危机是每个学生都会经历的过程,但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发展成危机性事件比如厌学。重要的区别是家庭互动方式,有些家庭互动模式会给孩子叠加发展压力。评价恐惧型学生,内心充满羞愧感,除了自身心理类型的原因,大概率是因为家庭不良互动方式习得建立的。父母给孩子设置了太多的“应该”,限制太多,总拿自家孩子与别人比较,严苛孩子遵守规则。例如,经常对孩子说“你应该这样或那样”“如果你这样做,别人会怎么看你”类似的话。久而久之,孩子会把注意力转向外界,觉得外在评价很重要,别人的感受和观点很重要,进一步强化“我是不受欢迎的”“我是差劲的”消极信念,在环境中找不到自我价值感。
(三)内卷的环境:初中生厌学的社会因素
社会竞争的压力传导到学校,容易产生学习内卷焦虑。学校、教师出于各自的心理需求,不断激活学生的竞争意识,设置各种PK制度,比如不正当排名方式、以小组为单位的绑定式比赛等,加剧了学习“内卷”。一些学生想卷卷不动,躺平不甘心,又担心学习不好被老师、同学看不起。此外,教师不恰当的评价语言也是触发学生厌学情绪的重要因素。部分教师急切地想提高学生成绩,言语沟通策略不恰当,刺激学生使其产生羞愧感。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社会因素,这里不再赘述。
三、评价恐惧型厌学的个体心理赋能策略
厌学不是原因,而是结果,是诸多内在、外在矛盾在学习上的投射。作为老师,我们需要保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边界,每个学生后面的家庭系统无法仅凭教师之力改变。外在的社会环境更是我们无法左右的。但是,我们要相信,学生本身不是问题,而是问题解决者,解决问题的钥匙在学生自己手里。教师需要在情绪上、认知上、行为上辅导学生,积极关注自身的资源,增强改变的勇气,尝试用“钥匙”打开症结。
(一)运用“正常化技术”赋能,平复厌学情绪
1.问句式赞美,唤起学生的表达意愿
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心理防御较强,不愿意让人知道有学习困难,觉得别人会负面评价。老师可以采用绘画涂色的方式,打破阻抗。颜色能够共情情绪,学生看似无聊烦躁地乱涂乱画,但在音乐中会慢慢地凝聚专注。有了这样的心理铺垫,教师采用问句式赞美,积极关注学生的资源和优势。例如,可以问“刚才在画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你的烦躁,很多人可能扔笔不画了,但是你坚持下来并且进入状态,你是怎么做到得?”“你刚才说,没有去学校但在家里也坚持听网课、写作业,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这样,你是怎么调适自己的情绪得?”“你说在学校感受到很大压力,忍受同学们的议论,但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上学一年多,有没有让自己都觉得惊讶?”通过“描述事实+困难(别人放弃)+当事人坚持”的问句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尽管当下处于困难之中。增强其内在力量,重新建立希望感和掌控感。
2.正常化同理[[2],动摇对厌学情绪的负面觉知
评价恐惧型厌学的孩子,内心充满深深的羞愧感,他们认为自己是异常的,厌学问题只有他一人,伴随着糟糕至极的负面情绪。因此,教师要对这种情绪进行正常化处理,运用“当+困难+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情绪”句式,表达其心理困扰是正常反应。例如,可以说“当学习成绩下降,父母唠唠叨叨不理解,老师同学的语言听起来带有否定意味,很多人都会委屈、愤怒,这是很正常的。”“由于种种原因,每当走进学校,内心感觉压力和煎熬,我们会有逃避情绪是很正常的。”把学生厌学的负面感受赋予一般化意义,相同情况的人也会有这种反应,可以帮助其正视这些情绪,而不是“只有自己才那么倒霉”,不再孤单。
此外,教师可以把学生厌学情绪用“过去式”回应。把绝对的、夸大的、以偏概全的词语,替换成困扰程度低的语句;把学生笃定认为的“别人会议论他,贬低他”等负面事实换成学生单方面的主观感受。例如,学生说自己特别害怕上学,一到班级就紧张焦虑,他们肯定又在说我了,想逃离。教师可以回应:“曾经,你有点害怕去学校,在班级待一段时间会感觉紧张,你觉得同学们似乎在议论什么,想暂时离开班级”。用暗示性语言,引导学生以客观的视角觉知厌学问题,而不是让消极情绪放大事情本来的样子。
3.正向回应,促进学生自我表达
评价恐惧型厌学的孩子,郁积了许多无力感、羞愧感,以及自我攻击和对他人的愤怒。老师的正向回应,能够促进其自我表达。对学生的表达,进行正向内容、正向视角、正向意义的回应和反馈。例如,以下是老师的正向回应:
生:我不想去学校,他们说我冷漠,但是我只是不想说话。
师:目前,你觉得去学校有压力。你喜欢独处的感觉,但同学们似乎不理解。(正向内容回应)
生:我也不想玩手机,但是控制不住,心里又愧疚。
师:你很在乎学习,跟手机心理斗争很久,希望可以排除干扰全身心投入。虽然在玩手机,但内心还不忘学习这件事。不是所有人在网络世界里,还能有这份清醒,试图把自己带回学习。你是怎么做到得?(正向视角回应)
生:我觉得学习这条路堵死了,已经请假一个月没有上学了。
师:目前,你尚未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休息了一个月,但你希望学习这条路未来能够通畅起来。(正向意义回应)
总之,教师运用正向、积极的反馈,引导学生把负面情绪和事件,当作励志故事来叙说,让学生在“一无是处”“绝望”境地中看见自我的光芒和力量。
(二)运用“自我关怀”练习赋能,建构积极的自我认知
评价恐惧大多与自我内在的不合理认知有关,很多恐惧来源于自我的想象和主观放大。本质上,这是把自我认同建立在他人评价上。不断练习“自我关怀”清单,可以帮助扩大事件的解释视角和认知范围。
例:“自我关怀”练习清单

情绪想法(我觉得)例外的经验

自我对话

事件+收获+评论是他人观点

难过

自责

愧疚

因为我,小组被扣分,那几个人肯定在说我坏话,现在应该全班都知道了。小学五年级,小组接力跑步,我摔倒了,但马上起来继续,团体成绩被影响。有同学怪我,也有同学过来关心我是否受伤。

◎人生如棋,我是主人。

◎下错了,没有关系,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我从中收获了体验和成长。

◎旁边观棋的人似乎在评论我,我感到不自在,但我并没有失去什么。

◎有人说不好,就有人说好。

◎别人怎么评论是他的自由,是他自己的看法,不是我。

◎我才是下棋的主人

……

1.识别消极信念。“自我关怀”练习,从最先感受到的情绪开始,引导学生觉察情绪后面的想法,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识别消极信念。这部分学生在认知思维和解释框架具有非黑即白、过度引申、主观放大或缩小的特征。他们会过度引申他人评价的负面性,把听起来没有明显恶意话解释为“羞辱”;对考试成绩的理解存在偏执,非黑即白,努力了没有达到目标,干脆放弃不学;放大困难,以偏概全,一个人给其去外号,认为全班甚至学校都知道,都不喜欢他。他们可能会采用内在自我对话方式,强化消极信念和逻辑,比如“表现不好会被人笑话”“考不好很丢脸”“我怎么努力,他们都不喜欢我”“老师故意针对我”等。
2.寻找例外经验。寻找例外经验,是让学生去发现类似情境中,别人没有负面评价,或者严重程度、频率都不那么强烈的评价。不建议鼓励学生去验证当下他人评价的内容,是希望学生能把注意力转向自我的内在世界,而不是试图“让别人不说”。就像表格中的例子,小学接力赛失误,不是所有人都负面评价,当这个例外经验的存在,动摇了学生以偏概全的不良思维,从愤愤不平的揣测中看见希望与力量。
3.积极的内在自我对话。这是自己与自己交流的一种思维方式,借助语言进行自我赋能、自我整合。采用“事件+收获+评论是他人观点”的自我对话模式,可以进一步确认自我的价值,把自己与他人的评价分离。自己是自己,允许不完美。他人的评价是对方内心的投射,属于对方。“镜子很脏的时候,你不会认为是自己的脸脏。那为什么别人随意说出很糟糕的话时,你要觉得糟糕的是自己。”积极自我对话,价值在于确认是“镜子”脏了,我们无需理会。
(三)运用“体验盲盒”赋能,发展积极的人际行为
1.确立正向目标,尝试迈出一小步。“如果你有一根魔法棒,轻轻一挥,人际烦恼随风消散,那个时候的你会是怎样的?”“如果很害怕别人评价是1,完全不担心别人评价是10 ,你希望自己处在那个分值?”“5年后,你已经成为一个人际交往达人,会对现在的你说什么呢?”通过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中的奇迹问句、评量问句,引导学生确立自己想要的人际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以真诚、开放的态度,启发学生将目标聚焦在当下的、具体的、微小的、正向的行为上。
2.制作“体验盲盒”,练习人际技能。回归现实的人际环境,在安全、信任的人际团体中,体验人际系统的支持和自我贡献。邀请学生立足设定的目标,设计“体验盲盒”的行动清单。比如,尝试结交一个感觉舒服的同学;把“没什么啦”改成“我很生气”,表达愤怒;如果觉得谁在评价你,就跟谁温和对视10秒以上;记录来自他人的正向评价……每次从清单中抽取一个行动,完成之后自我奖励。教师经常改进反馈,对每一个小小的进步,给予大大的肯定。这样,学生调动内在资源的过程,就是自我赋能的过程,更是建构合理控制感的过程。
总之,教师也许无法帮助每一个学生从厌学转变为爱学,毕竟学生背后的家庭系统有其独特的互动模式。但是,教师可以赋能助力,给予心理支持,帮助学生探寻自我力量,建构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因为,学生自己才是真正的问题解决者。

 

【1】刘洋,张大均. 评价恐惧理论及相关研究述评[ J]. 心理科学进展,2010(1):106-113.

【2】许维素著.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的应用[M]世界图书出版社:2021(56)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