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班级心育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疫情下的创新型作业——拼贴画心理疗法

疫情下的创新型作业

——拼贴画心理疗法

 

摘要:沙盘技术的引入,为班级心理课提供了新鲜的资源。然而其弱点为受条件和地点所限,略不方便。我们可以尝试利用拼贴画心理疗这种便携式的“微型沙盘”让孩子主动表达自己,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拼贴画心理疗法   创新型作业

“老师,我们想去沙盘室。什么时候可以去啊?”开学后,因为疫情的缘故,处室暂停使用,可是孩子们对沙盘室念念不忘。那我们怎么把沙盘室搬到自己的教室来呢?沙盘架很大,沙盘箱很沉,沙具很多,这可怎么办呢?看着孩子们渴求的目光,让我们萌生了新的想法。我们可以利用常见的材料,就在班级制作一个“微型沙盘”。

这一想法源于实际需求,更多来源于森谷宽之拼贴画心理疗法。

拼贴画心理疗法是日本心理学家森谷宽之先生在1987年尝试扩展箱庭疗法的适用范围时无意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也是结合毕加索美术拼贴画艺术价值和箱庭疗法经验的再发现,不仅适用人群广泛,老少皆宜,而且操作方法也非常的简单。只需要使用一些废弃的杂志或宣传画册、胶水、底纸、彩笔等材料即可。

班主任学会运用拼贴画心理疗法后,方便了解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实现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动态的目的。如何利用拼贴画心理疗法了解孩子的个人与家庭情况呢?下面我具体谈谈我是如何操作的。

 

一、拼贴画制作过程

1.画前。

 ①物品准备:拼贴画制作前,需要准备的是底纸、胶水、剪刀,以及用于剪贴的杂志或宣传册子。底纸的尺寸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从明信片到B3大小的纸张都可以使用。选择底纸尺寸的最重要原则是背景足够容纳来访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同时,应该考虑容易入手,又便于携带、整理、保存的底纸。考虑到制作时间及来访者心理动力等因素,我们在在学校里采用试卷大小的A3白纸,方便取得。

杂志素材参照沙盘室内的沙具,主要包括:人物、动物、植物、交通工具、建筑物、家居用品等。这些材料可以提前剪下来放在资源箱,也可以制作时现场剪取。我们在学校操作时,低年级偏向于直接取素材,高年级两种方法皆可。

  

  

②心理准备:画前最重要的一点是跟孩子做好约定,为了表示郑重,老师和学生都把双手放到心脏处,老师说:“贴画时,我不再是老师,你不再是学生,我是你真诚的朋友。你只需要跟着自己的心走,坦诚地贴画。不用担心贴画水平,也不用担心贴画内容泄露。你想跟我说话,我就倾听;不想跟我说话,我会尊重你,只是陪伴你。你愿意吗?”孩子如果愿意,就点头表示同意。这个约定是为了消除孩子顾虑,帮助他们真正敞开心扉。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年龄越大,防御心理也越强,可能会出现 “讨好式贴画”,往往会混淆老师的判断,加大沟通难度。

2. 画中。

教师提供给学生工具,就可以做个简单的指令,类似于“请将这些裁剪的素材贴在画纸上”。孩子们会挑选出符合自己喜好的素材,一边取舍,一边在画纸上排列,最终拼接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最后用胶水粘好,这就是粘贴画的制作过程。在贴画的过程中,孩子有可能会主动跟我们说话,比如会问:“老师,您觉得贴什么画好?”“我贴得怎么样?”这一类的问题,这时老师不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以防左右孩子的意愿。可以朝他微笑,告诉他这是你的世界,想怎么贴画都可以。他如果需要材料,这时候可以提供帮助。有时候,孩子会边贴画边自言自语,这时老师一定要认真地听。如果他不出声,只是单纯的贴画,那就在一旁默默地等待。贴画要求的不是高质量的作品,潜意识的内容最初都往往表现为一些断片,只要能表现这些断片的一部分就很有价值。这一过程大约有30分钟的时间,通常年龄越大,贴画时间会越长。在拼贴画的制作过程中,老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创造一个可以让学生安心面对自己的内心并能够自由表达的环境氛围。

 

 

3.画后。为了统合这些意象,可以为作品起个名字。注意在看作品的时候,不要做任何评价,以免干扰到孩子。如果想和孩子谈谈,可以促进对方的联想。由此可以得知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心理动向,并努力着去梳理他们的心情。实践中只要简单地聊到“来谈一下对于这个作品所想到的事吧”“制作过程中心情如何”“做完作品后感觉怎么样”等之类的话题就可以了。如果有一些不太想说的事,希望大家可以默默地相互理解并不予勉强。

二、绘画分析

拼贴画心理疗法的特点和箱庭疗法是一样的,是治疗方法的同时也是一种评估的手段。也就是说,拼贴画心理疗法是一种让来访者能够尽可能发挥自由联想的治疗方法。去找寻、剪切、粘贴自己中意的这样或是那样的东西的过程就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也就可以对完成的作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评估了,能够同时发挥治疗和评估作用的工具并不多。

1.学生自述。粘贴画结束后,可以要求学生在自愿的情形下将自己的创作过程从头到尾表述一遍。表述的过程也正是孩子自我分析的过程,而老师必须认真地倾听,这里面包含了大量的珍贵信息,可能以后孩子不会再提及。低年级小学生的拼贴画多反映当下,即现在发生的事件,只能认识到狭小的范围内的时间和空间。中年级的小学生作品在时间轴上,可以看出正处于走向大人和未来的方向上,空间上也变得宽广。高年级的学生作品已经完全进入了大人的世界,单从作品来看,很难判定作者的年龄。这里可以解读为,随着年级的增长,个体关于埃里克森所提及的自行性课题也往更高层次去发展。    

2.师生交流。通过制作过程和作品,学生在叙述和感叹自己的经验和产生的印象,很好地表现出自己的诉求。班主任在孩子们交上来的粘贴画作品中,是否能够很好地理解这一切,再经过观察和分析,根据投射出来的具体生活事件、人际关系、情绪情感做进一步咨询和处理。

         

三、拼贴画创新型作业的应用

基于以上的理论知识,我们在班级内做了拼贴画创新型作业的研究。针对班级教学,我们采取了小组活动的形式。以下两幅图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作业,6人一组。要求每人选择3个自己最喜欢的图案,如果工具箱里没有,也可以自行剪裁,不足3个也可以。小组内确定顺序,每一轮顺序顺延,尽量让每一名成员都有优先的机会。要求组员们将自己喜欢的图案贴到自己感觉舒服的位置,后来的同学不可叠加,不要遮挡前一成员的图案,但可以补充,如:前一名同学摆放桌子,后一名同学可以将花瓶或食物粘贴到桌子上。

 

在完成拼贴画创新型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个体和小组活动中产生了奇妙的效应。我们发现尽管组员们事先没有商量,但最终作品完成时,大家都能在内容的基础上为作品取一个名字,在组内达到统一。而且在分享环节,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分别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对于学生来说,借由这种新型作业,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对于班主任而言,为自己进一步了解学生搭建了平台,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了师生距离。

 

青岛王埠小学  杨青青

联系地址: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巨峰路260号

邮编:266000

电话:13465800855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