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班级心育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高中班主任中途接管班级的心理学智慧

    中途接班对所有班主任来说是司空见惯以及难以避免的现象。做一个好班主任很难,而做好中途接班的班主任是难上加难,所以中途接班的班主任常被学生称为“后妈”。因为,中途接班最常见的问题是:有学生会将新班主任与原班主任各方面进行对比;此外,学生之间已经很熟悉,而对班主任而言,一切都很陌生,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彼此了解、磨合的过程。师生关系处理不当对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都是层层阻扰。因此,班主任要发挥心理学的智慧,有利于消除中途接班的壁垒;有利于扭转班风,顺利实现“后妈”变“亲妈”的带班效果。本文以我曾中途接手的一个班级为例,该班级从高一选科分班以来一共经历过3位班主任,作为高二下学期中途接班的第三位班主任,在不同阶段我运用四个心理效应,最终实现该班级从班风和学风的逆袭。

一、把握首因效应,反客为主

   首因效应指的是班主任与学生第一次见面相互留下的印象。对很多学生来说,教师第一次留给他们的印象是最深刻的,甚至成为了学生评价的主要依据。因此班主任要把握好机会,化被动为主动,反客为主。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第一次与学生见面之前,我既与上一任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取得联系,多方打听,掌握该班级的基本学情,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1. 首次见面上好第一堂班会课。“教育心理学研究强调:‘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响’。”[1]作为新学期第三位接任的班主任,学生对班主任充满了新期待。于是首次见面的第一堂班会课,我认为是一次重要的“破冰之旅”。为了让学生放下对新班主任的芥蒂,从以下几个方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首先,学会包装自己。班主任除了从外观、言语谈吐方面给学生留下耳目一新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包装自己。班主任可以先从自己的家乡,兴趣爱好等方面,幽默风趣的介绍自己,之后在教学经历方面要着重讲述自己过往带班的成绩。通过“包装”自己,从而给学生树立威信,留下新班主任“很不错”的印象。其次,组织“破冰游戏”。借助第一次班会,班主任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为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互动,通过“有奖竞猜,有问必答”活动,所有积极参与互动者都可以抽取“盲盒”。提前我准备好神秘礼物,例如糖果、笔芯、卡片等放置不透明的盒子中由回答问题的同学抽取。通过游戏互动,一方面,可以在短时间内加深教师对学生的印象,消除师生见面的陌生感;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精心准备。学生从而产生对新班主任的平易近人、善于言表、可爱可亲的初次印象。

    2. 首次处理问题的方式。首因效应不光表现在外表形象上,更重要的是首次处事方式。接班之前,我调查到该班级有一个大问题是座位问题。由于学生座位不公平,不经常轮换的问题,总是引起学生之间产生口角纠纷,不利于团结和谐的班风构建。于是,在第一天班会还剩下15分钟时,我提出首当其冲要解决的班级一大难题:重新规划座位,立新规矩。我采取了一个新颖的方式——“抢座位”,学生一听“抢座位”,立马兴奋起来。接着,我把“抢座位”的规则说清楚,两排学生高矮顺序在门外站好后听到“开始”,在有限的时间内,以人坐在位置上为准;此外,每周换位按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的顺序轮换。一段时候后班主任再酌情重新调整,这对所有人来都公平公正。通过该方式,一方面打破过去班级座位无序状态;另一方面借“抢座位”过程可以看出班级学生的性格、人际关系、为人处世的特征,从而加深对学生情况的了解。通过该方式,让学生留下班主任的处事方式别具一格的印象,从而对班主任的崇拜感和信服感也会油然而生。

二、多用自己人效应,同舟共济

所谓自己人效应指的是:班主任和学生是同一类人,同一战线的人。班主任和学生如果总是处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就如同猫捉老鼠,学生畏惧班主任,不愿意吐露心声。班主任和学生存在一墙之隔,不利于新班主任更好更快的熟悉班级学生,优化班级管理。因此,针对中途接班的班主任来说,早日建立起“自己人”的关系,学生从内心接纳班主任,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学生,实现班级良序发展。

    1. 分享与接管班级的共性故事。讲好故事胜过一切空的大道理,故事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选择教师亲身经历的故事,寻找与所接班级的共性,可以让学生从内心接受并向班主任靠近。班主任要善于讲故事,而且是讲真实的故事,切记假大空,挖掘自身经历的故事,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接地气。比如,在这次接手班级是高二7班,我选择与班级相关的数字“7”的故事。利用班会,我讲述了自己高中也是7班的学生,曾带过的历届7班学生与自己的有趣经历。让学生们知晓,从过去到现在我与“7”的“缘分”,让学生相信这次的安排也是一个“有缘分”的安排。故事可以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打开学生心扉,在分享故事的过程这两个,师生交流情感,逐渐建立起“自己人关系。

     2.制定共同的目标。班级目标是成功凝聚一个班级的奠基。如果一个班级没有共同目标,犹如一盘散沙,缺乏拼搏精神,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不强,最终不利于学生取得理想的成绩。了解到本次接手班级从分班以来曾获得“文明班”评比次数屈指可数,学生对“文明班”无动于衷。于是,从第一个月接手以来,我逐渐引导学生明确共同的班级目标,即争取拿到每个月的“文明班”。有了共同的目标,建设一个优秀的班级,才会有优秀的个人。班级目标是共同前进的方向标,师生形成合力,发挥出该班级的最大优势,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潜力,最终才能同创佳绩。

     3.保持原班委结构不变。很多班主任中途接班会换班委,想重新选班委,其实效果不见得理想。倘若班委确实不得力,班主任可以在接手后期适当调整。比如,这次接手班级之前,我调查得知,该班级班长的作用很大,而其他班干部发挥的作用就比较小。但是作为中途接手班主任,我在还未足够了解班级学生之时,“按兵不动”是最好的办法。我选择了沿用之前班委结构,与班长之间建立随机沟通交流,班级有新动态,鼓励班长主动与我取得联系,帮助我可以更快速熟悉班级动态。同时还调动其他班委的积极性,找课间时间,我与所有班委一对一的重新分配任务和规划责任。通过这种方式,让班委首先与班主任的统一战线,班主任赢得班干部的信任和支持,对班级管理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4.记住学生名字。对班主任而言,中途接班与新分班最大的一个难点是,学生相互熟悉认识,而对班主任而言,每个学生的情况是陌生的。作为“自己人”的班主任,首先短期之内要记住的是学生姓名。短期之内,学生能被教师记住姓名,可以避免很多乌龙事件的发生,也可以让学生更觉得班主任对班级事务是真正的用心良苦。关于记住学生名字的方法,班主任刚开始接手之前就可以询问原来班主任,结合班级同学的突出特征,利用空闲时间,班主任勤快到班级,从学生的座位分布、外貌、性别等特点一一对应;同时,班主任可以利用课上时间,点名提问等多种途径各个击破,加深记忆。

三、防止破窗效应,防微杜渐

破窗效应指的是一栋房子的窗户坏了,倘若没有及时修复,房子的其他部件都会相继坏损,导致最后严重到整栋房子都坏损。班级管理当中一样存在“破窗效应”的现象。新班主任掌握该班级的不良问题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就“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样才能真正的防止破窗效应的蔓延,避免班级不良问题层出不穷的出现。

    1. 整顿班风,制定班级公约。本次中途接班的班级存在一大难题:班级尚未形成共同的约定,班级日常行为很随意。一个班级没有共同的约定,对共同的目标就是“纸上谈兵”,优良班风也难以养成,因此要制定共同的班级公约。在接手过来的第一个月该班级未拿到“文明班”之后,分析失败的原因得知:一是宿舍内务扣分较多;二是自习纪律讲话同学较多。针对以上问题,我与班委共同商定班级公约:首先,宿舍内务需明确宿舍长责任。宿舍每日责任到人,宿舍长制定每日值日清单。由生活委员根据每日的扣分情况汇报给班主任,再依情况找到值日生,一周的值日生将在下一周的班会课上承担一部分工作。其次,针对自习课讲话的学生,教师每天关注年级反馈,找到扣分同学了解实情,第一时间当机立断的处理,以免相同问题反复出现。所有给班级扣分的同学需要为班级做同等分值的补偿,例如多做值日,做班会等方式。通过制定班级公约,约束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让班级学生都有规则意识,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建设班级当中来,共同为优秀班集体的建设而努力而奋斗,从而增强整体的班级的凝聚力。

     2. 解决学生偏科现象。班主任不仅需要管理班级的内务、日常规范,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重视自己的学科成绩。学生收获好的学习成绩与班级的日常行为规范是相互影响的。学生偏科引起的学习风气会影响学生的对所有学科学习态度,最终影响整体班级成绩的提高。班主任要积极地寻找偏科的原因,与科任老师一起齐心协力,共同解决问题。经过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后,我发现该班级的数学成绩尤其偏低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了解情况后发现很多同学对数学主要是存在不愿主动思考,课后作业交不齐。为遏制这种偏科现象愈演愈烈,我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通过实际事例告诉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性,以“木桶效应”为例,告诫学生任一学科短板都将影响高考结果。其次,鼓励学生对数学学科要有足够的信心,不轻言放弃,虽然数学成绩差,但历史成绩考过年级均分第一,说明整个班级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提高整体数学成绩;为提高整个班级对数学成绩的学习氛围,班级成立“数学帮帮团”,数学成绩好的与较差的4-6个同学组成小组,利用课间时间,课代表收集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题目,学生之间分享解题思路。通过该方式,营造出共同学数学的兴趣和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信心。再次,要发挥任课老师的合力作用。班主任要积极与任课老师沟通,结合班级情况及时反馈给任课老师,任课老师可以高效的利用课上时间有针对性地授课。

四、巧用罗森塔尔效应,步步为营

罗森塔尔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借用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爱,给学生最大的期望值,带领班级朝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而发展。班主任需要借助“善意的谎言”,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亮点,逐渐让亮点持续下去,让“谎言”演变成事实。事实上,罗森塔尔效应要求教师自身首先要对所带班级充满信心,逐步引导学生认可自身优点,从而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因此,中途接班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鼓励学生。

     1.班主任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很多中途换班的班级也许并不都是“问题班级”。比如,我刚接手7班,就发现虽然这个班级换过3次班主任,班级的确有一些自身不足。但是整体班级学生比较善良,只要是内心有梦,他们都会积极争取,这说明本质上是积极进取的。尤其是刚接手就遇到学校举办的女排比赛。经过2个月的课间自主训练,该班级学生共同合作获得了校级女排比赛第一。于是,我抓住机会上了一堂班会课。调动学生对排球比赛的热情转移到对班级集体目标和荣誉当中去。再接下来的每一次班级大型活动和考试成绩分析当中,只要班级当有进步的一个闪光点,我就会利用班会课上对同学们进行表扬。通过每一次的表扬,让学生内心充满阳光,看待事物也会更乐观,学生对班级的热情也会更多一份,从而打造出集体荣誉感和积极向上的班风。

     2.有效的奖励机制。一个班级要奖惩分明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于学生违规现象,班级需要有明确的惩罚机制。同样,如果学生做得好的方面,要有奖励机制。一方面是针对班级日常规范奖励。比方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例如运动会、科技节、排球比赛等学校活动,只要积极参与为班级争夺荣誉的就应该给予奖励。另外一方面是针对学习成绩的奖励。例如,在每次考完试后,我都会和家委商量奖励的名单。奖励的学生名单是每次年级总分和单科进步最大的15名同学。这种方式有利于避免重复奖励的都是班级成绩好的同学,又可以让更多同学认可自身的努力。以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斗志昂扬的学习状态,营造班级为进步而拼搏的学习氛围,最终打造班级学生你追我赶、主动好学的学风。

     教育是一个灵魂唤起另一个灵魂的过程,教育也是用心浇灌,静待花开的过程。班主任运用心理学智慧,将情理相互融合,做到严中有爱,以爱心换童心,以真诚换真心,学生切身感受到班风、学风的转变,感受到班级凝聚力的增强,最终班主任定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和支持。                              

                                (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

参考文献:

[1]郑聪丽.中途接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J],江苏教育,2018.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