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班级心育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中学心理班会常态化背景下课程实施途径的实践探索

近些年,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频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当中指出“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有机结合”“要在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等各类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内容。”自2021年开始,天津市教育两委对开学、期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醒的相关文件中多次提到要“举行一系列主题班会,聚焦‘开学适应’、‘学习焦虑’、‘压力应对’、‘情绪管理’、‘危机干预’、‘自我认识’、‘人际交往’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和处理不良情绪,更好地适应校园学习生活。”

为了更好地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定期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依靠班主任群体,将班会课作为宣传教育的渠道是落实学校心育工作系统化、常态化的有效途径。

一、心理班会的定义

心理班会又可称为心理辅导班会或心理主题班会,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班会课[1]。心理班会的主题和内容既重视班级建设,体现时代色彩和集体视角,又重视学生的发展与成长问题,关注学生的个体视角[2]

心理班会遵循发展性、活动性、学生主体性、面向全体性、互动相容性等原则,运用心理教育的理念和理论,渗透心理学原理。过程中通过热身或导入、情境创设(引出问题或调动体验)、共同探讨(观点和方法分享)、尝试运用(技能练习)、总结提升(或拓展延伸)等流程,运用小组讨论、行为训练、角色扮演、心理剧、情景体验等方法,加之过程中班主任通过倾听、共情、具体化、提问、自我暴露等个别心理辅导技术来给与学生支持与引导,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1][3]

同时,心理班会并非是对于心理健康课内容形式的简单模仿,它更承载了着眼班级建设,解决班级管理问题,营造良好班风的特殊功能[1]

 

二、班主任实施心理班会的优势与阻碍

心理班会是班会的一种,它的带领着是班主任,面向的对象是本班级的全体学生。班主任操作心理班会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对于学生情况及班级整体情况非常了解,在主题选择、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都可以更好地切中要害、有的放矢。此外,心理班会氛围轻松活泼,以学生为主体,在平等、互助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依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体验活动,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班级凝聚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4]

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多学校都会面临心理班会工作难以顺利高效推进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班主任心理学相关知识与辅导技能储备不足,使心理班会失去心理的味道;2.班主任心理辅导经验欠缺,教学流程不规范,即便使用心理教师提供的教案设计,在实施中也依然会存在引导方式过于生硬,课堂节奏把控困难,对于学生在表达和体验中的突发情况不知如何回馈和应对的状况;3.由于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工作负担较重,对设计实施心理班会动机不足,存在应付了事的心态,致使课程质量难以保证。

三、心理班会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探索

为了更好的应对以上难题,我校在这项工作的部署和落实中,力求能够做到科学严谨、规范有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轻班主任的负担,提升班主任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动性。

(一)统筹与激励:心理班会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全体班主任的通力配合,这就要求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主管校长及主任起好统筹安排的职责,言明重要性,提供工作思路和抓手,做好各类资源的协调和保障工作。

同时,领导要定期对心理班会的落实情况做好评价和总结,对表现优异者给与表彰,为其搭建更多展示的平台,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于表现不佳者要及时沟通,了解问题原因,提供支持和帮助。校领导要意识到,心理班会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更有利于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实战练兵的好机会。

(二)培训与体验:班主任群体由于缺乏心理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实践经验,想要设计好一节心理班会,上好一节心理班会并非易事,必须要经过培训、体验、观摩、督导、实践、反思、评价、研磨、反复练习等一系列的过程[5]

既要保证工作的及时开展,又要保证课程实施的专业科学,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要按部就班配合开展。因此,心理老师要对班主任进行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各年级辅导重点的内容梳理;帮助班主任老师进一步清晰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及心理特点;掌握团体辅导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了解教学评价方式。

在系统的培训过程中,心理老师要通过理论与活动体验相结合的形式,让班主任老师能够在学习体验中有更切身的感受,并通过优秀心理课课程视频观摩,使班主任加深对心理班会的理解。但只是观摩和体验还不足够,班主任对于独自组织活动和引导心理健康理念还缺乏信心和经验。那么,心理老师可以将班主任“扶上马”,再“送一程”,也就是在班主任老师亲自设计和实施心理班会前,心理老师会将一堂完整的心理辅导课以微课的方式录制下来,活动规则介绍与引导语由心理老师在视频中陈述,需要活动体验的部分班主任就暂停视频配合完成现场组织互动。这样的一堂由两人配合完成的心理班会可以让班主任在真实教学环境中体验学习,两至三次之后班主任会越来越熟悉心理班会的流程、节奏与互动方式。

(三)构架与安排:对于刚刚接触心理班会的班主任来说,结合特定时期、学生现状及班级整体情况拟定辅导主题相对来说还比较困难。在德育部门和心理辅导中心共同配合之下,结合《纲要》及上级文件要求,拟定各年级不同时期的心理班会主题,定期有序开展此项工作,可以使班主任在实际操作时更有抓手。

以我校高中为例,我校高一年级由心理教师开设生涯规划课,为与心理班会主题有所区分,心理班会结合《纲要》要求,主要从人际交往、学会学习、情绪管理、社会适应等角度出发制定辅导主题。如表1所示,高一至高三年级每月结合情况一次至两次心理班会课,一年共计十二节,三年共计三十六节心理班会,通过这样的方式面向全体,满足不同年级学生需求。

高一年级

第一学期

第一课

开启高中新生活(新生适应)

第二课

携手合作共成长(团队合作)

第三课

应对学习新挑战(学习适应)

第四课

我的情绪我做主(情绪管理)

第五课

直面挫折向阳生(挫折教育)

第六课

拥抱恐惧做勇者(应考心理)

高一年级

第二学期

第一课

如虎添翼·从心起航(开学适应)

第二课

聆听心声,拥抱自我(情绪管理)

第三课

合理归因,从心出发(学习心理)

第四课

目标导航,步步为营(目标管理)

第五课

学会沟通,让心靠近(人际交往)

第六课

科学用时,学做主人(时间管理)

高二年级

第一学期

第一课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学业规划)

第二课

友情在左,爱情在右(异性交往)

第三课

注重策略,高效学习(学习心理)

第四课

理解生命,活出精彩(生命教育)

第五课

无限创意,点亮生活(创新思维)

第六课

告别拖拉,驾驭人生(学习心理)

高二年级

第二学期

第一课

相约现在,种下期待(开学适应)

第二课

接纳情绪,学做主人(情绪管理)

第三课

换位思考的力量(人际交往)

第四课

生命“火花”,用心点亮(生命教育)

第五课

拥抱“成长型思维”(积极心理)

第六课

释压高飞,沉着应考(应考心理)

高三年级

第一学期

第一课

合理定位,目标导航(目标管理)

第二课

精耕细作,科学规划(学习心理)

第三课

社会责任,你我担当(社会适应)

第四课

精诚合作,携手向前(团队合作)

第五课

科学用脑,提升效率(学习心理)

第六课

平和心态,自信应考(情绪管理)

 

高三年级

第二学期

第一课

相约“春计”,扬帆起航(开学适应)

第二课

正视情绪,调整心态(情绪管理)

第三课

明确方向,合理期待(目标管理)

第四课

积极暗示,心想事成(情绪管理)

第五课

接纳焦虑,决胜高考(情绪管理)

第六课

梦想花开,感恩相伴(感恩教育)

    

(四)集备与共享:为有效减轻班主任的负担,各年级的每名班主任结合相应主题轮流备课,心理班会前一周主备老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与同年级其他班主任共同交流,心理老师参与班主任心理班会集体备课,大家共同提供修改建议和完善思路。待主备老师完善好教学设计,整理齐备教学工具后,将授课素材在年级组内部进行共享。其余班主任均以主备老师的教学设计为蓝本开展本班心理班会。同时,主备老师在教学时要进行录课,录课的方式不仅可以促进主备老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全部文本、案例集、教学录像等素材均可以作为校级心理班会资源进行共享,以供未来的新班主任学习参考。

(五)辅助与督导:在班主任设计、开展心理班会的全程,心理老师都要作为教练的角色提供帮助和督导,例如整理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供班主任老师参考;在主备老师备课过程中,为其提供指导建议;授课过程中参与听评课,探讨复盘,向班主任及时反馈优点与不足,以不断促进班主任心理辅导能力的提升。

(六)评估与展示:每次心理班会时间,心理老师、德育领导可进行随机进班听课、评课,督查督导。每月主备班主任完成录课后,心理老师对教学视频进行审核评价,区分等级,提出评价建议。学期末,德育主管领导对表现优异者进行表彰,并为其提供校内、校外的展示交流机会,让班主任在心理班会的操作中感受乐趣和成就感。

三、实施困难与未来展望

(一)心理班会与心理健康课的职能有待进一步区分。对于日常本就开设心理健康课的学校来说,心理健康课与心理班会无论从主题、内容及操作形式上都存在着很多共性,这可能就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重复。而心理班会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心理课的模仿,更要发挥其独有的功能,即服务于班主任日常的班级管理。因此,在班主任心理班会的实施能力成熟后,可以提供一部分自选主题,班主任能够结合本班的情况自由的、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开展相应的辅导活动解决班级问题,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进一步提升班主任参与心育工作的主动性。

(二)班主任的心理班会组织能力良莠不齐,有待进一步提升。心理班会的组织实施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于班主任的共情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都是考验。加之每名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参与动机、性格特点、气质风格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心理班会课程实施的整体效果。想要进一步提升心理班会实施的有效性,需要将这项工作进行常态化地落实,要让班主任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在学习、实践、互助、反思中提升能力,感受成就感带来的快乐,同时真正发现心理班会对于班级管理的意义所在。

(三)需要进一步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现如今,班主任身兼数职,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情绪明显。想要提升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需要各方的积极配合,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在布置任务的同时,更要更多地关怀老师的身心健康,尽量减轻班主任负担,从物质与精神多方面为老师着想,例如可以定期为老师开展团建、减压活动,让老师们感受团队的力量与互助的温暖。雅思贝尔斯曾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推动另一颗心。”总之,只有班主任拥有了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才能把更多的爱和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们。

 

【参考文献】

[1] 齐建芳.班级管理视角下的心理班会性质与功能辨析[J].中国德育.2021(20):9-10.

[2] 孙晶.《心理班会课是这样设计的:24堂成长课的奇迹(高中篇)》[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3] 孙昊.班主任开展心理班会初探[J].班主任之友.2008(10):39-40.

[4] 亢芳芳.在心理主题班会课中体验幸福[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7):50-51.

[5] 顾维红,曹滢文.心理班会中学心理教育进课堂的新思路.江苏教育.2016(10):7-11.

 

本文系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课题《中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构建研究——中学班主任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究》部分研究成果。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