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班级心育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捕捉契机,化解危机 ——班主任如何常态化开展学生心理危机“三预”工作

      曾经有一位班主任留意到本班学生A同学在炎热的夏天经常穿着长袖。于是,班主任主动关心和询问他,这位学生的回应是因为教室开了空调,他感到很冷,所以才穿长袖。说完后,A同学就走开了。后来,班主任关注到他上课总是呆滞地坐着或者趴台。对此,班主任觉得不大对劲,于是再次主动关心和询问他的情况。A同学就说他心情不好,想自己一个人静静而已。班主任也尊重他,但感觉他还是有点不妥,暗地里还是一直关注着这位学生。

       到了某天晚自修的时候,班主任发现该生不在课室里。班主任当时很警惕,马上通知级组、班级学生去找人。所幸的是他们很快就在教学楼六楼楼梯间找到他,当时A同学正环抱着双腿蹲在角落里,神情低落,身旁还放着一把美工刀。心理老师收到班主任的消息后,马上赶到现场为该生开展及时的心理干预。后来我们也了解到她经常穿长袖是为了遮掩用剪刀划手臂留下的痕迹。

       由此可见,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危机的第一道防线,班主任在预防学生心理危机工作中功不可没。心理危机状态是指个体在遇到了突发事件或面临重大的挫折或困难,当事人自己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自己的资源、应激方式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反应状态。心理危机像个藏在深山丛林的冰块,就像这位班主任一次次机警地留意,一次次耐心地关心,帮助我们找到了它,拥抱它,并化解它。

       从以上的案例,我们也发现心理危机的发生并不是毫无征兆,它总会留下一些痕迹或信号作为我们找到它并化解它的契机。本文将从常态化意识、常态化关怀与沟通、常态化合作这三个角度来谈谈,作为班主任如何进行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及干预工作。

(一)常态化意识——心理危机的信号及识别

      常态化意识——心理危机的信号及识别,这是指我们把可能引发心理危机的因素或信号在脑海里意识化、自动化,并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地关注和识别可能诱发心理危机发生的信号。

1.心理危机诱发因素

       当个体遇到一些重大负性事件或变化超过他们心理承受和调节的范围时,个体心理危机状态可能会被诱发。因此,我们在工作中特别留意学生是否遭遇到以下的重大负性事件或变化。

(1)家庭变化:

例如,亲人去世、父母离婚、家庭结构变化等;

(2)人际关系变化:

       例如,失恋、与好友、宿舍同学关系破裂或发生较大的矛盾等。根据我们的辅导经验发现,人际关系方面的变化是常见的诱发学生心理危机状态的境况。

(3)学习方面:

      例如,个体遇到重要考试挫折,或者长期以来所累积的学习挫折等。

      对此,我们需要留意和关注以下三种可能存在心理危机诱发的情况和时间。

(1)重点关注的情况:

       当学生遇到重大变化时,包括家庭、人际、学习等方面时,了解到这可能对学生心理状态带来一定的冲击,应及时地给与他关注和帮助。

(2)谨慎处理可能诱发危机状态的事件:

      对于一些诱发危机状态的事件,例如发现学生考试作弊、带手机回校(课室)等违纪违规行为,这时班主任应避免采用严厉呵斥、指责、威胁(例如,叫家长来校)的方式。

(3)重点关注的时间

      例如,在重大考试前、后;放假前、后需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2.心理危机的信号

        对于学生心理危机状态的发生,重要负性事件可能只是个诱因。个体当前异常的心理状态是心理危机发生的关键因素。异常的认知状态、情绪状态、行为状态是心理危机状态的表现,同时也是化解心理危机的信号和契机。以下从认知、情绪和行为表现、功能状态的角度来了解和识别学生心理危机的信号:

(1)在认知方面

       班主任可留意学生是否在周记、作文、练习本等表达过类似“活得没意思;活得很累;很想从楼上跳下去;我真没用,我连累别人,死了算了。”等疑似有自杀意图或计划等过激或自责自罪的想法。

(2)情绪和行为方面

1)持续的情绪低落:学生自述总是莫名的开心不起来、低落;身心疲惫、没有活力;什么事情都不想做,以前感兴趣的事情现在也不想做了。

2)广泛性焦虑不安:整天没什么诱发的事情,但总坐立不安,充满担忧、担忧很可怕的事情发生等。

3)自伤的行为:常见用利器割手臂、撞头等

4)自杀行为、计划

(3) 异常的学习、人际行为或功能状态

1)频繁请假(例如,经常在周内、周末返校、假期返校、开学返校等经常请假);

2)频繁不交作业;

3)频繁趴台、上课睡觉;

4)频繁缺考、缺席(例如,经常在课堂、周测、月考、统考等各类考试缺考)

5)独来独往,性格孤僻,变得不(过少)与班内学生、教师、家长交流互动、不参与任何活动。

(二)常态化关怀与沟通 ——心理危机的预防、预警

       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发现以上任何一条“信号”,可以这样做: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例如,找他谈心谈话。而且这样的谈心谈话应该是经常性,可以在平常生活中随意的关心问候,也可以是定期的谈心,我们称之为对学生常态化关怀。

1.如何开启谈心?

       假如我们赵学生谈心谈话,该如何开启呢?曾经有班任反馈,担心平白无故地找学生谈心,学生会感到莫名其妙或者有心理压力,甚至有些学生不愿意谈。关于如何有效地开启谈心,以下有两点经验可以借鉴:

(1)在开启谈心时,班主任可向谈心对象真实表达来意:

       当你找某学生谈心时,可以如实地将你谈话的目的或真实感受反馈给他。比如,“XX同学,我这几天有留意的状态,说实在我挺担心你的,所以我找你过来主要想了解你的情况。”

(2)班主任可向谈心对象传达真诚的态度:

       同时,班主任可以向谈心对象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希望,获得对方的信任。比如:“我没有其他的想法或目的,纯粹是留意到你的状态,想看看我能否帮助到你,希望你能真实地告诉我。”

如此的真实和真诚同样也很大可能获得学生的真实反馈。

2.当我们开启谈话后,要谈什么呢?

(1)谈心情

       你可以这样问他:“你最近心情怎么样呢?根据她的情况,具体的问。比如高一新生,你来到新的学校感觉怎样?这样的问法也是迅速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如果学生表述得很笼统,也描述不出什么心情,或者告诉你没什么感觉。这时你可以换个问题,比如说“你会用哪三个形容词来形容你最近的心情?这些问法也能帮助我们识别学生是否有异常的情绪状态。

       如果学生有表述说心情不是很好,你可以继续追问他:“这种消极的情绪你觉得自己能否调节过来?你一般怎样让自己心情好些?”如果学生告诉你,他情绪不好的时候有时或者经常用指甲去扣自己的手臂或者会控制不住用小刀划手臂等,那这可能在提示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这个学生,那么我们的谈心谈话时间可以长些,多了解他其他方面的话,比如亲子关系方面如何、睡眠情况等等。同时,班主任此时需及时将该生情况上报年级、心理老师,以便对该生采取进一步的心理干预。

(2)谈想法

       如果学生说感到不开心,或者失落。你可以这样问:“你当时很不开心时,脑海里有过怎样的想法?”

(3)谈过去

       班主任可以跟他谈谈他的成长经历、感受、想法。如果想了解学生遇到问题是如何应对的,班主任可以这样问:“你以前面对类似的问题时,你是怎么做的?”在谈心的过程老师们多倾听,多用提问,让学生多表达和倾诉。

     同时谈心过程也是一个危机状态的筛查过程。若谈心谈话过程中,班主任发现谈话对象异常心理状态(认知、情绪、行为),则及时上报年级、心理老师,心理老师进一步评估或干预、转介。我们的理念是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束手无策、不知所措时,我们可以做的是真诚地关心他、发动他身边的人关心他,这总不会错。所以当班主任发现这些信号时,可以让他身边的同学、老师、家长多真诚地关心他,增加他的社会支持。

      当班主任发现以上任何一条“信号”,班主任仍需要这样做:及时加强与级长等年级领导、家长、心理老师、当事学生、宿管等人沟通及上报工作。而且这样的沟通应作为我们常态化的工作,定期地关注、沟通该生的状态,即常态化沟通。

(三)常态化合作 ——心理危机的干预

       当班主任发现学生处于或疑似心理危机状态时,该如何做?此时,我们的思维应该是合力处置,寻找各方、各相关部门的合作,这也作为我们危机事件处理的常态化模式。本文列举了2种可能的危机情况谈谈如何进行常态化合作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1.当班主任发现学生遇到了重大负性事件,例如重大考试失利。

(1)对于当事人,班主任应主动关心和了解他的情绪状态,询问是否需要家长、班主任或心理老师的帮助。

(2)对于家长,班主任需要及时与家长电联沟通该生情况,并强调家长与孩子沟通时尽可能多倾听,少讲道理,更不能指责或提出高要求。并且提醒家长关注及关系孩子的心理状态。

(3)对于年级、心理中心、宿管等人,班主任应及时上报或报备情况,寻求帮助或指导。

(4)另外,还有一部分重要的合力是寻求其他人协助,加强监管。例如,主动寻找本班班干部或与当事人关系较好的学生、舍友加强留意当事人的情况,并及时反馈。

2.当发现重点关爱学生违纪行为时,如作弊。我们可以参考以下的做法。

第一步:留意和关注他的情绪状态,询问是否需要家长、班主任或心理老师的帮助。以关注和稳定其情绪为主。

第二步:及时向年级上报情况,寻求合适的处置方案;寻求心理中心、宿管等部门合作。

第三步:班主任与家长电联沟通该生情况,并要求家长当前不能急于教育学生,避免严厉指责等伤自尊的言语。告知家长学校按规处置的方案。并加强关注该生的情绪状态,人身安全的监管。发现异常,及时反馈学校。例如,家长发现孩子给他们打电话时情绪很激动,这时家长应及时将情况反馈给班主任。

第四步:寻求其他人协助,加强监管。班主任主动寻找班干部或与当事人关系较好的学生、舍友加强留意当事人的情况,并及时上报情况;科任留意该生是否在课堂上缺席等。

3.当发现了危机行为,例如,想跳楼被成功阻止后……

(1)对于当事人,班主任本人或让身边人协助确保当事学生的安全,疏散人群,避免二次危机事件发生。

(2)对于家长,班主任应与家长电联且请家长马上来校。之后,若家长带该生回家休息,则叮嘱家长不能让当事人一个人独处或外出;带该生到正规医院心理科或精神科就医。

(3)对于年级、心理中心、宿管等人,班主任应及时向年级上报,启动学校心理危机应急处置方案。

(4)另外,班主任关注班级其他重点关爱学生的反应。危机行为可能对重点关爱学生来说是诱发心理危机的事件,因此除了关注当事人的情绪状态,仍需留意及关注心理危机旁观者(特别是重点关爱学生)的反应并及时上报。

       对于心理危机,预防在平时,避免危机在关键时,危机干预要及时。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能做到常态化意识、常态化关怀及沟通、常态化合作,有助于我们及时捕捉契机,化解危机。让我们一起合力化解危机,共同守护美丽校园,呵护每位可贵的生命。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