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班级心育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放弃非理性信念,提升师生幸福感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牛鼻子”,把认知这个“牛鼻子”拉正了,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这就是著名的“艾利斯ABC情绪理论”,应用这一理论检视、修正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非理性信念,可以提升师生幸福感。
一、放弃“完美主义”,学会发现、欣赏学生的长处和进步。
我们很多教师有完美主义情结,认为学生的优点、进步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自己的任务就是发现学生的不足,敦促、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弥补不足,从而使学生不断完美。所以在工作中,对学生的优点、进步基本不评价,眼睛总是在找学生的缺点、不足,不断地告诉学生有什么问题,有什么不好,应该怎样做。而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评价来认识自我的,特别是通过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能力、价值和潜力。在完美主义教师的熏陶下,学生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自动化的寻找自己的不足,不能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自轻自贱,对自己和学习失去信心,产生过度自卑,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畏缩和胆怯,遇到困难时容易放弃努力。完美主义让教师和学生都生活在紧张焦虑中,教师无教的乐趣,学生没有学的快乐。
天下没有完美的人和事,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犯错的过程,学生是在犯错、改错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因此,教师要放弃完美主义思想,用一颗宽容的心允许、接纳学生犯错误,不盯着学生的错误不放。换一个角度,用欣赏的心态看学生的点滴进步,用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发现学生的优点,那么我们眼中的学生就会是个个有专长,人人有优点的可爱的好学生。在肯定、鼓励学生的进步和好行为的积极导向下,学生会更加向好,热爱学习,追求进步。这样就能更好地优化师生关系,师生获得“教学相长”的快乐。
二、放弃“以偏概全”,树立多元的、科学的人才观。
爱迪生上课老是提些奇怪的问题,甚至一些问题跟课堂无关,于是被老师认为是低能儿,是怎么教也教是不会的人,爱迪生因此而退学,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通过母亲的教导和自学、钻研,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因数学考了零分而被老师在脸上涂墨汁的三毛,却成为海内外华人喜爱的著名作家、旅游家、演讲家。
很多老师容易站在自己所教学科的角度偏面的评价学生,因学生某方面表现不好而妄下结论,贴上“差生”、“无用”、“笨”的标签。结果是学生因自己“笨”而学得无望,老师因学生“笨”而教得看不到希望,彼此灰心,心情郁闷,教者在痛苦中教,学生在痛苦中学。
古人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会学习语数外物化,能考好成绩是人才;能歌善舞是人才;跑得快跳得高是人才;善组织有号召力是人才;能写会画是人才;喜欢发明创造是人才。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各种人才,因此老师要放弃以偏概全的评价观,不以学生某方面差或过去差而对学生全盘否定。心平气和地接纳学生“老也改不了的缺陷”,不去做“教会小鸟游泳,教会小鱼爬树”的无谓的努力,而是用多元的科学的人才观观察、发现学生的长处,鼓励学生“扬长避短”,使之成为一个有专长的人,有独特个性的人。在多元的人才观下的教与学,更加丰富多彩,温馨和谐,充满生命的活力与乐趣。
三、放弃“应该、必须”等绝对化要求,学会“我期望”。
很多教师要求学生“我讲课你必须认真听,我讲了的东西你应该懂,我讲过了的题你必须会做”。而常常事与愿违,教师因此生气,甚至是暴怒:这么简单都不会!我刚刚讲过的,你怎么就不记得了,我讲的时候,你干什么去了?
其实这些恼怒都是我们教师自找的,其根源是我们的“应该”、“必须”等非理性信念。试想,我们用一种方法把某个知识讲给具有独特个性的几十个学生,怎么能要求所有学生一听就懂,一练就会呢?我们的方法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作为成年的、受过专门训练的老师,我们觉得简单的容易的知识、技能,学生就一定觉得容易吗?当然不是。事实上,学生在学习新东西时,常有一种无力感,因为教师讲了还不会又生出失败感。
如果我们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不会,体会学生因不会而产生的挫败感,就能关爱、同情学生,把“你应该、你必须”等非理性信念变成“我期望”,那么无论学生向我们问怎么简单的题目,我们也能够心平气和地给学生换种方式方法再讲一遍,赞赏学生好学好问,鼓励他们敢于询问。
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期待学生更好,学生就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期待,便会努力做到更好。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就会更多地发现学生的优点与进步,从内心里喜爱学生,经常体验到教书育人的快乐。师生在教与学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就感,价值得到实现,幸福感便在师生间,在校园里流淌。
 
(作者单位:湖北省兴山县教育培训研究中心,邮编:443700
电邮:472390346@qq.com,联系电话:18972013678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