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班级心育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使用依恋理论更好地理解、帮助学生和家长

     依恋理论由英国心理学家鲍比提出,他主张婴儿自出生起就具有一种依恋模式的行为,去亲近主要照料者和依恋对象。这些依恋行为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与依恋对象保持亲近的距离,离开依恋对象时有分离焦虑,把依恋对象看成是一个安全港和安全基地。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依恋模式也影响了婴儿长大成人后与咨询师之间的关系。安斯沃斯继承了鲍比的观点,并创造性地运用了陌生人情境实验,识别出三种不同的婴儿依恋模式,分别是: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这为了解和判断儿童的人际关系问题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后续的依恋研究者则针对不同依恋模式下来访者的情绪处理方式展开工作,发展出“心智化”的概念(Fonagy),并形成一定的治疗策略,针对来访者的情绪进行干预1

在心理治疗中,心智化是依恋理论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心智化可以分为外显和内隐。外显心智化是较为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并且具有反思性的。但外显心智化不过是冰山的一角,在人际互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内隐心智化——自动且无反思性。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咨询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来访者把内隐的情绪反应模式展现出来,并逐步提高心智化水平。在学校咨询中,我们经常遇到因适应不良或者亲子沟通遇到问题的来访学生。使用依恋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不适应行为,以及改善其亲子关系。

       一、使用依恋理论看待学生的适应不良行为

       依恋理论认为,儿童早期依恋模式影响到其安全感的建立,以及与周围人建立关系的方式。早期僵化的依恋方式可能是孩子出现种种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

小兰是让班主任很头疼的一个二年级女生。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她就表现出对校园生活的强烈的不适应,常常无缘无故地哭泣,上课心不在焉,孤僻,总是说想要回家。家长对孩子的状况也束手无策,于是前来咨询。经了解,原来小兰在入学前都是由奶奶照看的,和奶奶的感情很深,但两年前奶奶因为染病突然过世。小兰没有参加葬礼,也没有人告诉她奶奶过世了,只是跟她说奶奶离开了。从那以后,原本就内向的小兰更不爱说话、更怕黑了。不久入学后,小兰的问题终于爆发出来。她之所以对校园不适应,其实体现的是强烈的安全感缺失,奶奶的突然过世导致她丧失重要依恋对象,而升入小学的陌生环境又再次刺激了原本就脆弱的安全感。

现如今因为父母亲工作繁忙,以及“二胎”时代的到来,隔代抚养的家庭越来越多。据调查显示, 在北京70%左右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 上海 0~6 岁的孩子中 50%~60%由祖辈抚养, 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2。研究表明,隔代抚养的幼儿往往表现出更多的情绪问题、 行为障碍、 性格缺陷、 人际交往缺陷和适应性较差等问题, 其中男孩的行为问题多于女孩3。这是因为隔代抚养中祖辈往往更注重“养”而忽视“育”。根据依恋理论,儿童的主要依恋对象除了提供基本的食物、安全和住所的条件之外,还应该提供足够的心理“安全基地”,与儿童有各种互动,给与儿童丰富的刺激,这才能更好地刺激儿童大脑发育,让其能在更广阔的天地探索周围的世界。

       二、使用心智化技术帮助学生提升情绪调谐能力

       心智化技术作为依恋理论在咨询实践中的重要技术,与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心智化包含了三个领域:识别情绪、调控情绪和表达情绪。

心理健康课堂不可或缺的一个专题,就是认识和表达情绪。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情绪的体验是潜意识的,因此要将它用语言表达出来,对学生而言也有一定难度。比如在教学《探秘友谊岛》一课时,我请学生谈谈看完小丽被芳芳爽约后的心情,很多学生回答“应该选择原谅她”、“找机会问她是怎么了”,又或者“选择绝交”等等,这样跳过情绪直接切换到理性层面的操作并不少见。但事实上,我们都明白,即便小丽原谅了芳芳,这些情绪并没有消失,它只是暂时被藏起来了,等到下次芳芳再犯错时,随时有可能不可控地爆发出来。所以,我选择再次强调我的问题,引导学生站在小丽的角度,体会人物的情绪,感受并表达出来。当学生回答“失望”、“难过”、“愤怒”、“郁闷”等词语,甚至能链接自己曾经相似的遭遇时,这一情境的真实性才得到体现,学生内心的真情实感才得以触及。人际交往中,情绪的识别和表达是非常重要的。表达情绪的同时肯定其存在的重要性和合理性,于是情绪从幕后被推到台前,这本身就是一种内隐心智化能力的觉醒,也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重要方式。

       咨询中也一样,来访学生往往带着复杂的情绪方面的问题而来,我们可以利用心智化的技术,帮助他们厘清自己情绪的来源,从而更好地了解和反思自己,找到资源。小冰是一个12岁的女孩,她因为频繁用小刀割伤自己被老师发现而被介绍到咨询室。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后,我发现了问题所在,小冰的妈妈很在乎小冰的学习,但在孩子的教育上控制过多、要求很高,这导致小冰压力很大,很多的愤怒、不甘、恐惧等情绪和感受无处宣泄。在接触了一些同龄网友后,小冰开始尝试自残来表达内心的情绪。在几次咨询之后,小冰终于忍不住问我为什么在用小刀割伤自己时并不感觉疼,反而觉得很舒服。我向她解释,这是因为她的内心压抑了很多感受,这些感受无处宣泄,最后就以自残这种极端的方式表达出来。虽然自残也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方式,但它会伤害我们的身体,所以是不健康的,我们应该积极地探索一些适合自己的、健康的情绪宣泄方式。由于咨询过程中,我不断肯定小冰的感受和想法并鼓励她表达出来,小冰逐渐开始信任我,情绪的感受和调节能力也得到提高。最终,小冰在理解了自己的自残行为是源于与妈妈发生冲突带来的情绪压抑之后,自残行为消失了,状态也变得更阳光、积极了。

       三、以依恋模式观点引导家长改善养育方式

依恋理论认为父母的心智化在促进儿童心智化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心智化有助于父母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是否有效,许多父母即便曾经童年期遭受过创伤,但心智化能够帮助他们避免将会带来伤害的教养方式传递给下一代。

例如曾经来访的一位学生家长,她因为孩子叛逆前来咨询。在谈话过程中,她联想到自己在小时候也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和,而经常反抗父母。在说出当时自己内心情绪和想法之后,她瞬间理解了为什么孩子会如此反抗自己。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使用上一辈的教育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再现了自己曾经的成长过程。而心智化则鼓励家长们结合自己的经历,反思教育的效果,从而打破不安全依恋的代际传递。

依恋模式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但需要注意的是,对大多数人而言,依恋模式并不单纯只有一种,一个人的依恋往往是多种依恋模式混合的体现。而且,依恋模式也会根据个体的经历而发生变化。比如,二胎家庭中的大女儿,可能因为父母的疏于照顾,由原先的安全型依恋模式转变为焦虑型或回避型依恋模式,但随着弟弟或妹妹的长大,父母养育方式的调整和变化,依恋模式可能又变回安全型。依恋理论认为,个体的依恋模式并不是固定的,在经历了重大生活事件后,依恋模式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在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关注并评估重大生活事件给孩子带来的改变。同样,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也可以以此为父母的教育引导提出建议和意见。

 

参考文献

[1] David J.Wallin.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从养育到治愈,从理论到实践.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1).

[2]黄祥祥. 论隔代教育与儿童心理的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4), 203–205.

[3]王玲凤.  隔代教养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儿童心理卫生. 2007(10): 672-674.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