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思想”牵引的边界意识问题
浙江奉化江口小学 俞芬 联系电话:13586631668
昨天下午放学,我正准备整理东西离开办公室,男生小Z一脸委屈地进来,跟我诉说,下午活动课自己无缘无故被女生小Q打了一巴掌。我内心一惊,赶紧问怎么回事。孩子在抽泣中描述了事件的缘由:一群女同学在玩“真心话大冒险”游戏,抽到谁就要听从做一件事。小Q在同伴唆使下,走到围观的小Z面前,撩起手就打了一巴掌。小Z跟她们生气,她们说是在玩游戏。
小Q在班里属于礼貌懂事的,个性委婉内向,而发令指使做这件事的是我最信任能干的班长,这两位平时在我眼里都是乖乖女,怎么会发生这样一幕?小Z的描述真实吗?安抚好小Z的情绪,我带着一份沉重出了校门。
第二天早上,我调查了这件事,两位女同学一点都没隐瞒,与Z同学描述的一模一样。从不惹事的这两位女孩怎么会分辨不清自己的行为,出现欺凌性行为呢?听她俩阐述事件过程中多次强调了一句话:因为我们是在玩游戏。
孩子之间产生矛盾纠纷有一类属于玩出来的,雷同的陈述词:“我不是故意的,我是跟他闹着玩的。”孩子的这种说法,我暂且称之为一种“游戏思想”。孩子在玩游戏期间,潜意识把“游戏”或者“玩”当作了一顶保护伞,在这顶保护伞的庇护下产生某些不良的行为。这些行为表面看起来是孩子的调皮,不懂事,玩过了头,其实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边界意识”的缺失。如果没有及时让他们认识到,没有及时加以引导,可能会发酵,玩得更加过火。
“游戏思想”牵引出来的,孩子在人交往中存在的边界意识问题,我大致归纳了一下分为以下三类:
1.“他人意识”薄弱。如果我们仔细去琢磨“我们在玩游戏”“我是跟他开玩笑的。”此类的说辞,会发现孩子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都是以自我角色为主,站在自己的角度,认为我们在玩游戏,周围人也应该置身于游戏中,配合着他们的节奏。与案例中的两位女孩子谈话时,我问她们:“如果你是Z同学,无缘无故挨同学一巴掌,你会有什么感受?”两位同学的表情很诧异,看得出她们原先想的只有自己——这样玩挺有意思,根本没去体会别人的感受。顿了片刻,不好意思回答:“很难受,很委屈。”如果这件事没有及时处理,她们可能压根都不会去想自己的行为对别人已经造成了伤害。
2.缺少“个人主见”。以上述事件为例,下面呈现的是我与动手打人的Q同学的一段对话:
我:这件事你错在哪里?
她:不该动手打同学。
我:动手打人错其一,还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
她低下头使劲想了想,然后抿着嘴唇摇了摇头,一脸茫然看着我。
我:你明知道打人不对,还真下得了手?
她接上很快,回了一句:是班长让我这么做的!
“是班长让我这么做的!”“是他先说的!”“是他想出来的!”此类的说辞,我们在处理学生交往纠纷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表面看起来,是孩子们在推托责任,但背后暴露的是他们“个人主见”的缺失,他们忽略了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是有思想的,是有判断能力的,是有行为支配权利的,不是机器人,并不受别人意愿的摆布和控制。自己的言行传达的应该是自己的心声,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3.不懂“尊重规则”。小孩子爱玩游戏,喜欢置身于游戏的情境中。但是在孩子的“游戏思想”中,游戏就是有趣的代名词,怎么有趣怎么玩,似乎可以遗忘该遵守的规则。比如,课间或课外活动孩子自发组织游戏活动,刚开始一群人玩得很嗨,一段时间后有孩子来报告:“老师,某某同学输了就骂人。”“老师,某某同学开始捣乱影响我们。”有些孩子就是因为忽略了“玩”也是有规则的,致使游戏期间闹出很多不愉快。上述案例也一样,两位女同学置身在游戏的情境中,把欺负旁边的男生也当成了有意思的一项游戏内容,没有了游戏的边界,玩出了问题。
三方面问题牵涉的是孩子人际交往中“他人界限”“自我界限”和“规则界限”的缺失。准确的边界意识,是孩子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关系的基础;也是班级、学校开展集体活动的秩序保障。培养孩子的边界意识,就是增长为人处世的智慧。上述案例的后续处理,我主要借三句话,讲清三层意思,帮助孩子树立人际交往的边界意识,更好地与同伴开展交往。
“我是我,他是他。”这一句旨在让孩子明白,人和人相处虽然有交集,但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必须相互尊重独立的存在,保持舒服的距离。如今的孩子祖辈疼,父母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常错误地认为“我的是我的,他的也是我的。”提高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让他们有清醒的认识“我是我,他是他。”不管关系如何亲密,都是有界限的。我们每个人在相处交往中,首先要懂得尊重他人,做到言语不伤害人,行为不干扰人,顾及别人的感受。你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对你的尊重,如此才能构建和谐的交往关系。其次,在群体中要自觉遵守规则,任何活动都建立在规则之上,尊重规则亦是尊重他人,这是我们在群体活动中应该展现的个人素养。
“如果我是他……”教给孩子这一句式,旨在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将心比心,才会理解他人感受,理解规则的重要。案例中一开始两位女生还觉得男生小气,闹着玩还要报告老师。当我让她俩用“如果我是他……”表达Z同学当时的感受,她俩才体会到对方的委屈。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看到的不一样;站在不同的角度经历一件事,感受也会不一样。日常交往,经常换位思考,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很多行为就不会越界,同学间的很多矛盾纠纷也能戛然而止,更利于创设安全友好的交往氛围。
“我怎么与他和解?”这是谈话尾声我抛给两位女生的一个问题,旨在让孩子自己思考:接下去如何把事情处理好,为自己越界的行为买单。若是碰到麻烦事,家长出面包办解决,老师帮忙替代解围,孩子是掂量不到“后果自负”这个词的份量的。这件事最后的处理,我不参与只观望,让两位女生自己找小Z道歉,Z同学若接受道歉事情就了解,若不接受需再去想办法。孩子必须明白:自己种的善果自己尝,自己种的苦果自己吞,自己对自己的言行担责。这不仅是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培养,同时也锻炼她们处理事情、解决事情的能力。
缺乏边界意识是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上述案例平息后,班级开设了一节相应主题的班课,班会课上在孩子们的提议下班级成立了“游戏行为审核组”,同学交往中若出现越界行为,造成他人身心伤害,审核组将开展调查评议教育,以此来规范每位孩子的言行,共同赢建班级文明友好、安全和谐的交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