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校园欺凌”是个热点话题,但是网络上大都是对被欺凌者的帮助,欺凌行为的学生本身也是弱者,他们非常需要心理帮扶,目前很多话题都是对有欺凌行为的学生分析原因,并没有更多辅导方法介绍。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就是一种快速、积极正向解决问题的心理咨询技术。焦点短期治疗技术更看重问题的解决而不追究问题产生原因;主张充分尊重个体且相信个体自身的资源和潜能,让个体参与、建构把对问题的抱怨和无助,转变为问题的解决及对问题的掌控感,更能促进个体的发展,符合《中小学心理教育纲要》中发展性原则,更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
焦点解决代表性问句包括成果问句、奇迹问句、例外问句、差异问句、应对问句、评量问句、关系问句及赞美。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导论》一书中提出: “焦点解决取向支持团体的模式,既容易被理解,也很有效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策略能够证明被证实和这个方法一样,可以有效的回应小学生欺凌事件。”
当前很多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课时多,甚至兼职其他工作,常常遇到无法按照规范设对学生进行个体辅导、陪伴,如何能快速解决学生困惑,提高辅导效率是小学心理辅导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
在我校,针对五年级学生的欺负现象,以三位有欺负行为的男生为例,我们遵照“焦点解决技术”访谈路径,对学生进行了辅导。利用每周一节心理健康课的前五分钟与学生交流,帮助了几位有明显欺凌现象的孩子,跟踪一个学年观察,学生本人、老师、同学均表示,他们不仅调整了自己的行为,并开始与同学有了良好的人际互动。
一、通过课堂访谈,了解欺负现象,找到同学们眼中有欺负行为的学生。
根据大象版五年级心理教材中第11课《面对欺负怎么办》,心理课堂创设的尊重、接纳的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孩子们也从媒体中了解更多的关于“校园欺凌”的内容,老师可以迅速地了解班里有欺负现象的学生,与学生单独访谈。
在课堂上以课堂讨论、分享经验等方式,对被欺负的同学以各种支持,如帮助他找到好朋友,在课堂上讨论被欺负时的应对策略:提高学习成绩、学会向亲近的人求助与倾诉、远离欺凌者、学会说“不”等,所有这些策略,都是让被欺凌者有信心和希望,找到可以利用的资源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但如何减少甚至消除欺凌现象会让学生感觉更有安全感,和同学相处会更加和谐充满爱,是我们的辅导长期目标。
二、从欺负理由中找到内心需要,确定正向目标
“你一定有个理由这样做!”是焦点解决常用的一种问话,当心理老师这样询问时,会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态度,尊重并共情到学生,这样的表达让学生感受到心理老师是真正愿意帮助他,而不是批评他,他也愿意软化态度,表达他内心真正需要,老师就此和他达成一致的行动目标。
例:
生1:行为冲动,爱说脏话,对同学不满时,有过扔锁头、骂人、掀桌子的行为,导致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玩,他更加生气,恶性连锁反应。
目标:“如何与同学相处”,此学生是在一次冲动暴力行为误伤同学之后,在他最害怕时也最需要帮助时,教师提出的目标,他立刻同意,“儿童犯错时,也是孩子改变意愿最强烈的时刻”,心理教师更要善于抓住这样的改变时机,与学生迅速建立成长联盟。
生2:“反正下课没事干,看到那位坐在最后的同学,就烦他,下课就想寻开心捉弄他,原因就是“好玩!”
目标:课间如何变得更有趣?当那位同学从眼前经过时,如何做到视而不见?
生3:身材高大,偏胖,经常向其他男生要钱,被拒绝时,会采取围堵、打人的方式,欺负其他男生;随意拿其他同学物品,同学们都不敢告诉老师。
经过了解,父母忽视,孩子缺乏管教,一日三餐,平时都让孩子自己买饭自己吃,导致孩子经常乱花钱。
这个是在进行心理课《面对欺负怎么办》才了解的信息,同学说出来时都小心翼翼,在老师一再地保证安全及保证一定管教时,才有许多同学说出来,可以说隐藏很久很深的问题。
有欺凌行为的学生大都有人际交往问题,即使不欺负别的同学,也常常与别人发生冲突,或者出现暴力行为,他们常常感受到的是周围的敌意,而不是理解、尊重,当其他同学指出他们的问题时,这几位孩子会辩解、会表现的满不在乎的样子,委屈、愤怒,甚至当场与同学对峙!
“你一定有个理由”体现了 “开放尊重的询问与引导,展现了尊重当事人的态度,容易为当事人所接受,刺激当事思考相关解决办法的效果,甚至还能训练当事人练习判断与思考的能力,并催化当事人负起问题解决的主要责任。”(许维素教授在《建构解决之道》)
三、评量问句寻找例外,确定行动一小步。
(1)相信例外,挖掘孩子的优点,充分赞美,为学生赋能。
被他人欣赏与赞美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即使看起来最让老师头疼的学生,也有自己的闪光点,用重新建构的眼光来看,这些看起来很强悍易冲动的孩子欺凌他人,似乎没有同情心,其实只是人际交往有冲突的孩子,需要学会一些人际交往技巧来处理自己的遇到的问题,而他们的直率和大方也是非常明显的优点。
以学生1方*为例,对朋友的渴望,是每个孩子最看重的内心需要,我们采取量尺问句,结合其他同学的反馈,帮助他找到了行动目标。
案例节选:
师:“如果十分是满分,你愿意与同学和睦相处的意愿有几分?”
生1:“十分!”
师(对全班同学):“同学们你们给他打几分呢?”全班沉默了,大家都有点蒙圈,因为他太冲动、容易发脾气了。
“同学们你们给他打几分呢?”我又问了一遍,看到有些同学撇撇嘴,方*同学有点难过地低下头,终于,有位男生举手说“我给他打两分!”,小张眼睛一亮又暗下去,在他看来分数低!但这恰好也是一个有用的“例外”!毕竟有人愿意打分了!老师依然抓住这个宝贵时机,进行跟进对学生进行了赞美:
师:他都有什么优点,让你认为可以打2分呢?……
原来这个男生是他唯一的好朋友,好朋友说给“2分”的理由是因为他还是比较开朗的,虽然有时自己考试分数不是十分理想,他也会在课堂上给大家逗乐。
师:如果能提升1分,同学们会发现他有什么不一样的表现?
或“如果能提升1分,同学们觉得他可以哪此方面可一点点改变和学习呢?”
……
“问题不会一直存在,总有问题较少出现或者没有发生的时刻”,这就是“例外”,它是被辅导学生身上的优势、资源和力量,它能帮助都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资源。
教师要以变化以变化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作为焦点解决取向的心理老师,相信即使这样的孩子平时也有经常打交道的同学朋友,相信在他身上一定优点可以被同学看到, 让同学打分来自于对学生的信任,让被辅导学生清晰自我认知,看到在人际交往中自己的与别人想要的的不同,促使学生生自我反思。“2分”理由,强调孩子已经做到的或者拥有的优点,以同学的视角给了孩子一个合乎实际的赞美,提升自我改变信心,也帮助老师发现更多孩子身上的本来具有的资源。
(2)否定变肯定,确定更具体的一小步行动目标。
焦点解决重视行动实践,认为“小改变带动大变化”,而在小学生成长中,关注的都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这“一分的不同”中,同学们都能给出自己的建议,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平时的表达中,常常给出的都是否定句式,如“不要说脏话、不要打架、不要老吹牛说谎”等,教师要一一回应并加以澄清,改成肯定句,这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不要做什么”并不能让儿童明确“要做什么”,教师可将这些建议,让学生一一记录,最后呈现的几乎都是可以马上能做到的行动,简单明了。
如:
不要说脏话----“说话文明,对同学好好的!”
不要给别人惹麻烦----“加入到他们的游戏时要说:带我一起玩吧!”
不要在班里玩球----到操场上约同学打篮球
不要老吹牛说谎----“聊天时,请说实话”
上课不要捣乱----“上课听老师说话”
……
四、“微行动实验”与评量问句强化自我掌控感。
面对十几个已经找到的“一小步行动”,我们最常用的是“微行动实验”法,具体做法是:请学生自己挑一个他在课间或者当下最愿意做的一件事情,并说出选择的理由。将选择权交给学生并说出理由,也是对学生尊重的体现,而学生在说出理由时,已经默认的假设是“我可以做到!”
“微行动实验” 只是要求某人在短时间内尝试做些不同的事,大大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在这三名学生中,我们都是在当天放学时进立即给予评量反馈,极大的鼓舞了学生,因此可以重复这个正向目标行为。如当时学生1决定在课间到操场玩篮球;学生2选择课间低头画画;学生3选择自己到操场上走一走。教师要在放学前在班里占用2-3分钟时间,请全体同学见证他们的 “微行动实验成功!”祝贺他做到了“言而有信”、相信“他可以做到!”虽然仅仅离之前的承诺只有一到两个课间,但也证明了他们可以做到在课间平静地玩耍,和同学可以友好相处。
第一个微行动实验成功,意味着可以直接进行第二个实验,依然由学生选择,学生1在同学们的建议下,选择了“说话文明,使用所学成语”;学生2仍然选择画画和折纸;学生3选择了“自己出去玩!”
在此后中的两个月中,教师会利用每周一节的心理课,拿出来课前的3--5分钟请这位学生自己为自己打分,跟同学讨论他近期的得分情况,每个学生打分的理由只关注做的成功的地方,而善良的同学们常常会比他自己本人打分更高,对于被辅导的学生而言,都是惊喜,更是鼓励!学生们也在集体讨论中,对他进行评量和鼓励,看到自己的善意和爱心正在为他人绽放,学会互相欣赏、体会到互相鼓励与支持,为身边同学一点点的进步感到高兴,感受到班集体里那份满满的幸福及那份浓浓的爱意在流淌。
跟踪观察后续:这几位学生在同学的眼里,几乎也没有主动招惹其他同学,而学生1学生2最明显的变化拥有了新朋友,同学们也愿意和他们一起玩,还会主动参与班级各种活动。学生3直到小学毕业,同学反映都很平静,再也没有恐吓、拦堵弱小同学的现象,老师反映违抗现象也少了许多,甚至主动承担班级里的脏活累活。
总结:这三个孩子的原生家庭情况复杂,他们父母的教养行为导致了孩子与同学关系的紧张,而教师的精力与能力都无法对这个家庭进行更多干预,陷在问题陷阱时里时,会导致教师的无力感、学生的挫败感,最终可能放弃这个孩子,焦点解决理念帮助我们思考如何发挥学校的作用,伙伴的力量,让他可以尝试有更多正面的、积极的行动来帮助自己面对人际困惑。
行动一小步,变化大不同!量尺问句是孩子小学生们最喜欢的,因为孩子入学后一直都在与分数打交道,但原来都是别人为自己打分数,试卷的分数无法更改,但在生活中自己对这个分数拥有主动权!更令他们意外的是每个分数都有自己的价值,进步不用太快,只用增加0.1分或者1 分的方式,大大降低了自己及他人的期望,找到一个小小的行动,只需要做一次,就可以得分,行动起来更加容易,不仅做到了言而有信,用自己的行动得到分数,而对方的回报常常出乎意料,所以,在小学生中,量尺问句简直是管理“调皮蛋儿”的神器!
教师用一种新的选择,抓住时机,帮助他们明确目标,发挥同伴的力量,请同学协助找“例外”,陪伴、督促他制定行动计划与落实, “问题不是问题,是处理的方法才是问题”,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互助关系,对待学生的困惑与问题,以尊重、合作不评价的姿态,改变以往指导者的角色,变成协助者,陪伴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利用焦点理念,挖掘出孩子犯错的正向价值,协助学生挖掘自己的资源,有效聚焦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执行解决方案,成为行动的催化者,焦点解决,在陪伴孩子过程中,为孩子们赋予了成长的力量。
通过跟踪这三位有欺凌或暴力行为的学生辅导中,我们认为,焦点解决技术能有效减少校园欺凌行为,并帮助有欺凌行为的学生自我修正、成长,同时利用班级团体心理活动,持续以各种方式对个别学生进行3-5分钟的“微关注”、“评量”“赞美”,为学生自我改变与成长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让小学心理辅导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焦点解决技术在小学心理 辅导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编号:JCJYC1872507)研究成果)
联系地址: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胜利路天运小区 油田第四小学
邮政编码:457001
参考文献:
【1】 许维素.《建构解决之道》【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四小学
冯辉 邮箱:1075813771@qq.com
电话:13619866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