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班级心育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探讨德育实施路径

 心理状态的发展往往代表着人在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学习接受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发展状况,同时也是教育者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支撑。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实施相关教育,也是符合当下教育改革的重要表现。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教育者无论进行那方面的教育,如果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以及相关重要特点,教育则无从谈起,这一点应当引起相关教育者的关注与重视。毕竟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认知结构以及生活经验的累积都是不同的,进而对待事物的认知态度以及处理方式就会因人而异。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过程中,也应当注意到这个问题。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按照不同的年龄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其中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是有着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皮亚杰在其著作中也指出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独特的结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1]此观点也说明了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有着不同的认知结构,当然也包括对于道德的认知。当下教育者在德育中是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德育,但是部分教育者在德育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部分教育者在德育的过程中,虽然秉持着社会主义的大方向,给予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说基本方向是对的,但却往往忽略了小学生的特殊心理发展状况,致使德育缺失了应有的针对性、以致教育出现笼统性、泛化性等情形,德育效果自然不是很佳,这样也显现出了教育中矛盾性所在。这也说明了“现代教育一方面拥有传递知识、选择人才的高效率, 体现出与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的工具理性功能; 另一方面, 又日渐显露出与生命意义相悖的内在矛盾, 使教育内含的价值理性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这样一个观点。[2]因此,为使德育更加地具有生命意义,教育者在小学生德育过程中,应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切实地对其实施德育,以此避免出现德育中的笼统性、泛化性、单一性等不良问题。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所谓小学生即指脱离亲人全方面的保护而正式进入学校的学生,这同时也意味着他们社会身份的变化。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在接受德育的初级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具有很强的塑造性。当然小学生由于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还相对不健全,也是很容易被他人影响甚至模仿他人。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德育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以及复杂性。德育本身作为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关系着学生自身的今后发展状况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的稳定。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德育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也是相当的重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其心理发展的特点是有效实施德育的重要依据之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说是既简单又相对的复杂,他们往往有着很强的无知性、好奇心、单纯性、模仿性等特点。总的来说,可以总结为“师”性和直感性两大特点。

(一)向“师”性

孔子曾言:“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的意思虽然在说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但是,小学生处在接受教育的初期阶段,其心理上对老师极具信赖感。在教育过程中,时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到学生不愿听取自己的指导,却十分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因此,在他们的心里有着非常强大的向“师性,会自觉地亲师、尊敬老师。同时在小学生的心里,他们认为老师具有着渊博知识、高尚精神,同时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往往是高大的,因此,非常地崇拜老师。当然,这里的向“师”也不单单专指老师,也包含着比小学生年长的人。他们在年龄、阅历以及相关经验方面相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发展程度又表现出相对的成熟度。因此,很容易形成小学生学习的榜样。当然,这种向“师”性,也包括小学生身边的小伙伴,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于小学生来讲,其心理发展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很多行为习惯的养成,受他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当然这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毕竟他们心理发展处在一种不完善的状态。同时作为一个未成年的受教育者,他会若隐若现地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世界观以及其他方面的巨大欠缺,意识到自己在各方面都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3]这些心理发展特点也造成了他们对于身边人物的一种“向师性”的原因表现。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德育者来说,应该重视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发展特点,同时注重身边人对他们的影响,而不是一味地对他们进行德育知识的灌输和传递。教育者关注到他们这样一种特殊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于德育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直感性

在当下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接收着内外环境给予我们的各种信息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内化,以此不断地支配我们的行为,调节我们的决策,以便更好地适应周围世界。行为决策是一种日常生活行为,它属于道德品质的范畴。可是行为决策往往受年龄的影响,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事物的认知以及行为的选择往往不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身心各方面发展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因此,很多时候对待事物的态度往往停留在表面,相对浅显化,也就是具有直感性的特点。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往往自己看到什么就认为是什么。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当看到别人做什么,也很容易跟着做什么,对事物的判断比较倾向于感性化。尤其是对一些有失道德的行为,由于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有时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否是符合社会规范,而是跟随他人,人云亦云,这也是缺乏自主性的表现。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德育者来说,应关注到小学生这样一种心理发展特点,不断改善对事物的认知,让其明白对待事物的判断不能仅仅依靠表面或者随意跟随他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各种道德品质,包括意识、情感以及意志也是处在更容易塑造的阶段,作为教育者,应好好把握这一契机,不断地使其日常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

二、小学生德育实施路径的优化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使德育真正地发力,离不开教育在各个方面的同心协力。对于如何优化德育的实施路径,本文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提供可资参考的点建议:

(一)优化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完成一定的德育目标和任务,在德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品德修养者所采用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总称。[4]目前,提到德育方法我们通常会想到榜样示范法、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等。教育者使用这些方法的最终目的是希望更好地塑造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促使其德育更加地完善。在德育我们常用的一些方法固然有它们的好处存在,但面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应注意把握其中的特殊性与适用性。在当下的有关小学生的德育中,部分教育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其进行教育,而是高举旗帜,进行德育知识的传授与现成结论的灌输。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小学生对于所接收到的理论层面的思想知识很多时候部分是不理解的,更谈不上实践。这也是在德育方法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笼统性、泛化性、单一性的表现。面对小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向师性、直感性的表现,教育者在对其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应注重考虑不断地优化德育方法。首先注意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以此用人格的力量来感化人格。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向师性的心理发展特点是非常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模仿行为的。因此,作为小学生的教育者,应时刻注重做好小学生的榜样,同时也应注重为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良好的榜样,为小学生行为立范。其次,很多小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在判断过程中容易浮于表面,也就是具有直感性的特点,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理应根据小学生这样一种心理发展状态对其进行展开一定程度的教育,一定程度上改善其不良认知,促进良好行为的发展。

(二)注重德育过程

德育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以过程的方式展开、变化、发展的,过程属性是德育的本质属性,它进一步体现为德育的生成性、情境性和阶段性。[5]德育过程对于明确德育的原则以及方法运用情况,教育者更加高效地实施德育,都具有非常大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面对小学生特殊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德育的过程中尤其应重视教育者对其的引导作用。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多对事物的认知以及行为的选择都带有很强的未知性以及好奇心,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其自身对事物所做的决定难免出现偏差,影响良好德育品质的塑造。在德育过程中重视教育者对小学生的德育引导,首先,教育者应注重从现实生活切入,利用发生在小学生身边的德育事件对其教育,以此不断地规范小学生的德育行为。教育者从生活事件切入,也更容易贴近实际以及触及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其次,教育者应注重教导其从小事做起,关注小事的德育影响,对于小学生良好德育品质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在关注小事的过程中,也应时刻对于小学生的良好德育行为给予强化,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其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良好德育行为的成长。最后,在德育过程中还应注重对小学生所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归因分析,以防止不良行为的再次出现。以上三点在德育过程中,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要素,也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对小学生良好德育品质的培养所不可避免的必要条件。

(三)发挥道德建构的自主作用

自主性是指个体依靠自身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决定,并能自我调节而达到目标的行为倾向。[6]对很多小学生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关于自主性的存在感和获得感的状况是十分堪忧的,他们有时很难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一些事情表达自己的意愿以及做出一些选择。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对于事物的判断和认知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学生没有对自主性的需求和渴望。小学生也是作为一个独立、有思想的个体,他们的脑袋并不是空白的,也不希望总是按照成人的方式和要求做事。在对小学生的德育过程中也是一样,虽然很需要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但也要给予小学生表达自我想法的机会。皮亚杰在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时,采用的是“对偶故事法”。即向儿童提供了两个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来考察和分析儿童对故事的看法。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教育者也可对其进行学习,先听取小学生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并且针对他们的看法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引导。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小学生独立思考,真正有效地判断是非,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学生自身自主性的建构。当然日程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很多,作为小学生的教育者应该意识到这样一点。其实,教育者给予小学生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性,也是尊重小学生、营造良好德育环境的重要渠道。这样在德育的过程中既能让小学生感受到自主性的存在感和获得感,同时也有利于自主性良好品质的塑造。

参考文献:

[1] 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4.

[2] 朱小蔓.情境教育与人的情感性素质[J]. 课程.教材.教法,1999(01):8-10.

[3] 施孝忠,高翠红. 论小学生的向师性[J]. 教育探索,2002(05):44-46.

[4] 章忠华.我国新时期德育方法的研究与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10(04):55-59.

[5] 杜时忠,管贝贝. 论德育的过程本质[J]. 教育科学研究,2013(02):26-29.

[6] 侯林,邹晓燕. 母亲人格与5岁儿童自主性的相关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2009(10):34-37.

(作者单位:商丘学院,河南,476000)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