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班级心育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例说教育戏剧在初中学生冲突事件中的应用初探

       我国戏剧的历史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它是以人的生命活动为指向,以人的时间活动为为创作源泉。最近几年,中国港台地区,教育戏剧经历了从活动到必修科目的过程;中国大陆地区,一些中小学,也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剧课程,在艺术课程、人文课程、学科课程、社团活动等不断有新的发展和创新,大大改善学生的表达、交往能力,培养团队精神。教育戏剧的目标更是让人看到了“她”不是在培养专业的戏剧演员或者艺术家,而是在戏剧的实践中强调人格发展和创造力、想象力的表现,结合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参悟,深化学生对事物、事件、抽象思维等开发与认知。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学校开展戏剧内容其宗旨是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学科教育的效果。

教育戏剧正是运用戏剧技巧从事教育一种方式。在教师或导演(组织者)有计划的指导下,它以人的活动天性为依据,大量采用即兴表演,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等方法进行,让参与者在彼此互动的接触中发挥想象,表达思想,掌握一定的表演技能和心智能力,增进美感。教育戏剧可作为成人领悟社会角色的主要载体,提供宽松,有趣和不断自我检验,自我激励的环境,达到启迪心灵,塑造比较完美人格的目的。 

既然如此,教育戏剧的初衷和效果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宗旨不谋而合,如果把戏剧的技巧运用在初中学生冲突事件中会怎样呢?初中的学生在人生的第二发展高速期,带着种种的矛盾,如情绪两级分化,独立于依赖,心理的“锁”与“诉”,孤独与同伴,自卑与自傲,心理与生理的成熟差异性等,初中学生发生冲突事件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本文将运用戏剧的技巧,以人的活动天性为依据,采用教育戏剧的方法在指导者有计划的架构引导下,让冲突的学生互动、接触、发挥想象、表达思想,最终达到化解学生矛盾,在实作中学习,在事件中成长。

一、独白描述,宣泄情绪 

教育戏剧源于法国思想家卢梭“从做中学”和“在戏剧实践中学习”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显示了“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中心”、“过程中心”和“主动建构”等思想。当初中生冲突事件发生后,其实戏剧的主题已经诞生,至于议题的走向,则是需要让每个参与的学生或者旁观的学生能够有自己的发言权。记得前不久办公室里面有一群学生在级长旁边一个个等着“训”,紧接着是级长问“你们到底说不说是谁做的?”“不是我”“不是我”……接着又看到一个个的学生站在电话机旁打电话请家长过来学校。听着这样的一问一答,看着“生气”的级长,再看看一脸无奈的学生。我走了过去,让级长坐下,消消气。然后让每个学生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紧接着按照刚刚随机性的顺序请学生说说自己在这个事件中参与了什么?干了什么?同时要求,在叙说自己独白的时候,请其他同学不带批判地聆听、观察每一位学生的描述。当每位同学描述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我和学生都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有些学生不知道这个事件的发生,但却来了办公室受训;有些直接参与全程(欺凌和被欺凌);有些参与了这个事件的一段时间;有些是旁观者 。在叙说的时候,我引导其他学生在聆听别人述说的时候,去观察他本人语言描述时和情绪状态是怎样的。学生们发现,根本不知道这个事件而又出现在办公室的学生在描述时和描述后都特别愤怒,感觉非常冤枉。旁观者也会觉得自己非常冤枉,因为自己根本没有参与。参与了一些时间这的学生也觉得自己仅仅是玩玩,也没有做多大的事情。全程参与的孩子(欺凌的)直接轻描淡写地说自己只是和对方玩玩。 被欺凌的学生则是很愤怒,描述时很伤心。因为每个人都有机会说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也因为有了指导者在旁边引导,让每位同学及时把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因为少了相互的指责,也不允许道德的批判,所以每位学生都能够把自己的一些自己的做法和当时的一些想法说出来。

教育戏剧强调了学生中心,也强调了事件的过程中心。让学生在矛盾冲突的波动情绪中慢慢看着每一位的做法,想法和看法,起码把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也让学生看到这个事件发展的趋势是具有暗示性的公平。教育戏剧是可以激发受教育者启迪思想和智慧,还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升知行合一的“审美素养”。

二、细节丰富,脉络清晰

教育戏剧具有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发展的功能,有效的戏剧团体应该能够让参与者充分地让身体与情绪表现与环境相一致,能够公开交流,与社会接轨。回归到刚刚说的那个事件,当每位学生描述过后,本人引导每一位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自己所定位的角色和有何不同的情感反应。关于旁观者,从自身的角度思考,刚刚学生自己已经谈过,接下来就请不是这个角色的学生谈谈是怎样看待旁观者的:有学生说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也是在某一种程度的默认;有学生说那些人在哪里嚷嚷,程度和参与其中的差不多;有学生说那么多人看热闹,参与的人冲突得会更加起劲。听到这些信息,本人把最近发生的跳楼新闻与几个同学一起分享,有人在上面跳楼,下面有人喊跳楼,有人拍视频,有人围观,有人七嘴八舌,最终在这些呐喊声和吵杂声中,主角跳楼了。再看看刚刚说自己是旁观者的学生,他们都低下了头,没有刚刚很是委屈的表情,反而留下了一句,老师请允许我们思考一下,本人回了一句,不要有负担,大家只是发表自己的一些认知言论,也许不同的维度有不同的一些看法,自己的经验以及认知可能有些地方还是没有涉及到,你们好好思考。紧接着是参与者们聆听别人发表的自己的观点,带有“粗口”的语言,暴力的行为、选择在下课后的足球场,强迫别人用生殖器官触碰足球架。大家都发表自己不喜欢别人这样对待自己,包括参与其中的人。再细听被针对的同学,已经痛哭起来,哽咽中觉得自己没脸见人,觉得自己很没有用,觉得别人会嘲笑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自己很愤怒,很想揍那些参与的人,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完全没有参与其中的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也觉得做这样事情的同学道德品质不好。当每一位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了这个事件的时候,发现他们在认知层面已经有了更清晰思考,基本上能够清晰了整个事件的联系,也基本理解了每个角色的一些做法。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冲撞导致很多孩子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有很大的差异性,但这样的一个有指导性的非正式的教育戏剧团体中,通过正视现实,直面问题,并且和他人合作和交流,以开放的心态,缓解了当事人个体的心理压力。

三、角色定位,现场演绎 

教育戏剧是通过一些角色的塑造,扮演其中的角色,从而树立角色的意识,然后在冲突事件中,角色已经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通过确认角色,不同程度的演变,回归当时的时间、环境从而促进对这一角色的充分知识,也能够在演绎过程中让学生有回应和反馈的压力。在此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A、参与者(欺凌),请回忆欺凌时候的动作和语言在不触碰到其他参与者的身体时做一遍,然后定格在你认为伤害性最大的姿势上。

B、参与者(被欺凌),请直接做出你想回击的语言和动作(在不触碰到身体为原则)最后定格在你觉得最能够回击的动作上。

C、旁观者,请回忆你在这个冲突事件里面的语言、动作、表情,最后定格在你认为具有一定杀伤力的动作或者表情上。

D、路人,做你对整体事件看法的一个动作(比如要发生还是不要发生?)

通过情景的回忆,演绎,定格,定格后语言,让每一位同学深刻体会到了自己所承担的角色所带来的影响,也看到被欺凌者以及路人对这个事件的看法,比如刚刚的事件,以下称为“磨柱”事件,大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旁观者不在觉得自己很委屈,他们反而觉得自己这样的做法不太妥当,从某种层面好像感觉自己的帮凶;参与者(欺凌的)觉得这样的活动和玩笑并不好玩,感觉自己有挺过分的,居然做伤害到别人的事情;参与者(被欺凌的)感觉自己好像有了一些力量,能够反抗的力量,无能感慢慢被取代。路人也觉得虽然被同学无辜叫过来受罚,但也了解到了整个事件的发生,也给自己增加了一些学习知识,气也消了。让每位学生真正介入到特有的冲突事件情景中,学生的发展才更有可能性。

教育戏剧提供了个体本能的重现,通过回忆、再现、模仿,不断的感悟,从生物学的动作获得启示,从冲突的“技能”中回归到社会生活中,把偏离轨道的现实冲突再现让学生们不断体验,然后再加以一些戏剧元素的表情,动作的实在性,让冲突事件简单化,把生活和现实对接,能够锻炼生存技能。

四、角色互换,深刻体验

教育戏剧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塑造健康人格。有学者认为,情感对于人的心灵直接产生冲击,使人对正义、崇高的感受有强烈的价值取向。教育戏剧可以通过个人发展的功能慢慢实现社会发展功能,从而推动学生社会化的发展。“磨柱”事件中,把ABCD的角色进行互换,比如:

A、参与者(欺凌),角色换成是被欺凌的人,请回忆与模仿被欺凌的那位同学的表情,动作,最后定格在他无法反击的一个动作上。(在不触碰到身体为原则)

B、参与者(被欺凌),角色换成是欺凌的人,请回忆与模仿欺凌人的动作和语言,最后定格在最能攻击的一个动作上。(在不触碰到身体为原则)

C、旁观者,可以把角色互换成参与者。

D、路人,可以互换成旁观者或者参与者。

通过以上角色互换后,学生在进行不同的角色过程中,体验不同角色带来的感觉,即兴的表现,想象力的发挥,当教育戏剧的方法、功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实践,学生们打开了自己的思维格局。尤其当其他角色去扮演被欺凌的时候,那种神态,恐惧,担心,无奈,愤怒能够直接利用身体打开。当指导欺凌者在扮演被欺凌时,学生们做出拒绝,害怕的动作和表情,以及当事人想还手,但由于人数多没有能力还手时的无奈,当自己的隐私部位被别人触摸后的羞耻(假设隐私部位被触摸)。所有“磨柱”事件后的动作、表情,感受让学生们一起体验后,学生们什么也没有说,不约而同的看着被欺凌的那位同学,主动地向这位同学说对不起,并且请求这位同学的原谅。曾记得换位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在教育中会经常使用,可是很多时候,这种方法一般是放在想象的层面,可是利用这样的方法放在教育戏剧中游戏,在教育戏剧中模仿,在教育戏剧中学习,体验的深刻性真的难以言喻,也许这才是活动为载体人类应有的一种灵活的方法,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初中学习生活中,学生们要担当不同的任务,与其创设情境,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如就事件发生后,置身于圈子中,历经历程,获得诊所的情感和认知,完成对人的社会角色的塑造,很好地与社会现实进行交接。

教育戏剧的表现形态比较多元化,运用在初中学生冲突事件中也会有其多元性,只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在做中学,以活动为载体,未来还是相信这些实践形式的体验是不可多得的。运用了教育戏剧的方法和功能,能够解放一些德育事件处理中的难以结合或者生硬解决,口服心不服的恶性事件,让初中学生在这一块体现出情绪的平复,聆听的尊重,体验的深刻,角色的社会化。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