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师,您好。我是即将上初一的学生的家长,我孩子不肯来上学,我不知道怎么办,您能不能来家里帮我劝劝……”记得与小陈的接触是2013年9月初的一天,接到小陈妈妈的这通电话开始的。开始时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一个还未上学的初一学生,一个登门劝说孩子上学的请求……
接下来的通话让我了解了事情的大概,2012年9月10日小陈爸爸突然去世,而刚上六年级的小陈开始断断续续不上学,六年级下学期就彻底不上了。小陈妈妈想了各种办法,包括请小学的老师和领导、居委会、街道办的工作人员,社区心理医生上门劝说,带小陈去看心理医生,给小陈换私立学校等等,但任何方法都没有让小陈坚持上学。小陈对任何人都不愿意说出自己不上学的原因,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拒绝见小学的老师和领导。对于看心理医生更是排斥;有一次小陈妈妈联系了一所私立学校,让他继续读完六年级,却因为入学考试不理想受到打击,更不愿上学。六年级没能读完,但小学还是勉强毕业了。2013年9月,又到了开学季,小陈可以读初中了。妈妈便替他报道,但他还是拒绝上学,小陈妈妈又开始想个各种办法,和校长、新班级的班主任联系,然后又联系了作为心理老师的我。
作为心理老师,虽然知道上门劝说孩子上学不符合心理咨询原则,但小陈妈妈的焦虑和无奈还是让我答应去她家一次,见见小陈。约定时间来到小陈家,大大眼睛、十分帅气、胆怯害羞,是我对小陈的第一印象。接下来,我试图通过下象棋来和他“建立关系”,因为妈妈说小陈不愿与陌生人说话,而下象棋是小陈特别喜欢的活动。小陈的棋艺很不错,我赞扬了他,并提到学校也有象棋社团,到时候可以参加学校的社团。接下来的聊天小陈比较被动,几乎不怎么说话,让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关闭心门的孩子。和小陈妈妈反馈和交流之后,便结束了这次特殊的辅导。在这之后,听小陈的班主任说小陈妈妈想尽各种方法劝说孩子上学,但最终还是没能坚持几天,休学了。
2014年9月,我开始担任初一12班班主任。教务处主任告诉我,考虑我是心理老师,安排了一个休学的学生在12班,希望我多留意。而我惊讶地发现,这个学生就是小陈。作为班主任又是心理老师的我,开始“小心翼翼”地与他接触起来。因为小陈妈妈反映,小陈每天早上还是不愿意起床上学,需要妈妈不断地想办法哄他。在叫他起床或者任何不顺意的时候,他都会说“你再……我就不去学校了!”为了让小陈愿意来学校,慢慢喜欢上学,我安排他担任平台管理员。我告诉小陈,其他同学都不能随便动电脑,只有他才能管理。他手中的钥匙是唯一的一把钥匙,所以一定要按时来学校,尽职尽责。由于小陈六年级落下功课,成绩不是特别好,为了让他有信心学好,我和科任教师沟通了小陈的情况,希望他们多关注、多鼓励。平时的工作中,我尽量多鼓励他,肯定他的优点、每一点进步。而小陈妈妈也几乎每周都会和我沟通孩子在家的情况,咨询孩子学习上以及与孩子沟通方面的问题。无论小陈在家如何发脾气,表现糟糕,她都不会大声指责,只是沉默,然后想办法哄他。一旦发现小陈有一点点进步,都会很“夸张”地去表扬孩子。就这样,在妈妈的坚持之下,在科任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学期过去了,小陈开始适应学校生活,成绩处于中等水平,虽然比较内向,但与小组同学相处融洽。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虽然成绩有起伏,和妈妈有很多小矛盾,但他在学校的表现都还不错,遵守纪律,上课认真听讲,做事情非常认真,平台管理员的工作他一直做到初三毕业,从没有出现过问题。初中三年,作为心理老师的我也希望解开小陈六年级时不愿上学的心结。根据小陈的情况,他不上学可能和爸爸突然去世有关,我尝试着与他谈论爸爸,谈论过去,但都失败了,他不愿意多说什么,我想也许还没有到孩子放下的时候吧。
三年转眼过去,去年小陈考上了三中,如今已经开始了高中的生活。看到他在初中班级群里的发言,觉得这个孩子更懂事,更开朗了。而小陈毕业后的每个节日,教师节、中秋、冬至……我仍会收到小陈妈妈的祝福。今年元旦,我又收到了小陈妈妈的祝福短信,勾起很多回忆,感慨小陈妈妈对孩子的不放弃和坚忍以及对别人的感恩之心。于是,寒假前夕抽出时间,看望小陈妈妈,也想了解一下小陈最近的情况。小陈妈妈告诉我,初中的校长、班主任、科任老师都是孩子的人生中的贵人,非常感谢你们。而此行,也让我了解了小陈不愿上学的秘密。去年寒假的时候,小陈提到六年级不愿上学是因为当时的某位老师不分是非,冤枉他,还打了他一巴掌。而当妈妈追问小陈当时为什么不说出来时,小陈沉默了,不愿再说什么。听完这些,我也沉默了许久。离开小陈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思绪万千。也许当年小陈逃避学校有各种原因,但他道出的秘密也许是一个重要的诱因。小陈的经历让我意识到教师的言行对于孩子的巨大影响,以及身上责任之重大。
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重要的他人,教师的言行会深刻地影响心智还不够成熟的中小学生,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自我认识及性格的形成。在面对老师的冤枉和教训时,小陈选择了逃避,而不是释怀、对抗或者求助家长的方式,这与他内向胆小、不善于表达以及当时的家庭变故等都有关系。也许小陈的那位老师并非出于恶意,或者事出有因,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的不当言行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痕迹,甚至是影响他们的一生的创伤。因而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把学生作为需要受到尊重、平等对待的人来看待。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需要多一点耐心和爱心,听一听学生的想法,考虑学生的感受。
很庆幸小陈妈妈的坚持和爱,很多老师的爱心和耐心安抚了这颗受伤的心。在重新回归学校后,很多老师的关注和认可,学业的进步,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体验到了快乐与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他慢慢意识那件事并没有那么可怕,也许只是遇到了一个不怎么样的老师,而大部分的老师都很不错,在学校学习也不错,最重要的是自己也很不错,这样他便慢慢完成了自我疗伤。经历四年时间,当他道出不愿说出的秘密时,就是他放下与成长的时候。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创伤事件,也许很小,小到他们可以自行愈合;也许很大,大到他们无法独自面对。也许会成为孩子成长的机会;又或许成为孩子成长的重大挫折。每位教师都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的言行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所以“小心翼翼”地对待他们问题,他们犯的错,用一颗平等、尊重、热爱之心与他们相处,成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的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