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到如今全面开放二胎,是否生二胎以及面对两个孩子如何教育问题成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并且在持续升温。最近,媒体接连爆出家中“老大”抗拒父母生二胎的新闻,例如:离家出走、扬言扔掉弟弟妹妹来威胁父母或是拒绝上学等。如何帮助二胎家庭中“老大”建立正确的认知,形成良好的心理态度,得到健康的发展,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老大”的心理洼地
(一)遭遇不公平待遇
[案例一]昊昊(化名)刚进一年级时,就有一些“特别”。他平时比较内向,爱哭,看人时,头总是斜着。同学一拿他的东西,他的情绪就非常激动,眼中出现愤怒还有仇视。每次我找他谈话,若不是我和他一起走到办公室,基本上他会一直站在门口。甚至有时候,会把自己藏在课桌底下,仿佛认为这样子大家就看不见他。我找来***妈,希望更多了解关于他的情况。***妈告诉我:因为爸爸和妈妈工作比较忙,所以每天放学后关心他的时间很少,但是对他学习上的要求非常严格。家中还有一个小妹妹,每天放学后,妹妹在玩耍,而他被要求做作业,他口中会经常抱怨“为什么妹妹不用做作业,我也不想做。”在妹妹出生后,考虑到家中经济原因,给他购买玩具的次数减少了。
案例分析:从昊昊的案例看,妹妹的出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落差。第一,活动上的不公平。妹妹可以玩耍,而自己却被逼着写作业。第二,要求回应的不公平。在妹妹出生前,自己关于玩具的要求基本上都得到了满足,但是现在,要求得不到满足。第三,态度上的不公平。爸爸妈妈对妹妹是亲切疼爱,可是对自己总是严肃严格。这些不公平待遇产生的心理落差给昊昊带来了情绪易激动、容易仇视他人、很难相信别人、消极逃避等行为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了昊昊在学校的学习,更影响了他的人际交往。
(二)陪伴上的失落感
[案例二]丽娜(化名)跟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胡老师,我妈妈刚生了妹妹,她没有时间来。”无论是她忘记带书本了,或是班级举行活动,丽娜常用这句话解释她家长不能来的原因。等到二年级,丽娜的学习态度让我着急,她好像失掉了热情和兴趣,对任何奖励或者批评都很淡漠。我找来丽娜的妈妈和爸爸,将这些情况告知他们,爸爸表示因为自己工作忙,平时都是妈妈在照顾丽娜的生活和学习。妈妈则说因为生了二胎后,虽然在吃穿方面还是对丽娜照顾周到,但是很少有陪她聊天或者出去逛街的时候。在学习上,也比以前少了询问和要求。
案例分析:通过与丽娜父母的谈话,我明白了丽娜变化的原因。每个孩子都会有希望通过自己良好表现赢得父母称赞的倾向。爸爸妈妈在妹妹出生后,陪伴丽娜的时间减少,包括对她学习的关心。陪伴时间和力度的落差使丽娜认为父母不再关心自己,产生了失落感,从而自我放逐,失去了对良好表现的追求,导致上述的表现。
(三)听不见的心里话
[案例三]小蕊(化名)是个学习用功,对自我要求很高的孩子。无论是学习或者工作,在我们班都是佼佼者。有一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到达教室,可是教室里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的晨读声,孩子们都看着站在上面领读的小蕊。她正在伤心地哭泣,因为太过于伤心,领读被迫中断。我蹲下身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小蕊只哭却不回答。通过纪律委员的讲述,我知道小蕊是因为忘带作业本而哭。我安慰小蕊,这并不是错误,打电话叫妈妈送来,下次别忘记就好,并要求她继续领读。可小蕊并没有因为我的安慰而停止哭泣,也没有下一步动作,只是伤心地原地不动。我联想起小蕊这样的状况以前也出现过几次,因为小事情伤心到无法自拔,甚至影响到学习和班级工作。意识到光靠安慰不足以解决小蕊的心理状况,我向小蕊妈妈告知了这种现象。小蕊妈妈告诉我:小蕊在家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容易因为小事情钻牛角尖,不太能够自己排解忧伤。这种情况在幼儿园中没有出现过,在上小学后才出现。在上小学后,妈妈认为从小懂事的小蕊应该要学会独立,就将注意力大部分转移到刚出生的妹妹身上,与小蕊沟通减少。
案例分析:小蕊走不出忧伤情绪的困扰存在三个原因。第一,自我高要求。因为小蕊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事事要求自己做好,结果出现不满意状况时,产生的失望感也更强。第二,缺少倾吐出口。妈妈同小蕊的沟通机会减少,导致郁闷情绪产生时,没有了可以倾吐发泄的出口,久而久之,形成了内心积聚抑郁的习惯,不愿倾吐。第三,内心自我纠结。由于缺少倾吐出口,加上原本性格内向,在内心自我纠结,才会使忧伤情绪影响学习和工作。
二、心理引导与行为干预并举——实现角色转换
上述案例中的学生所出现的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家中出现二胎,但没有成功实现角色转换。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人的童年期(7-12岁)是勤奋对自卑的阶段。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能力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无能。作为二胎家庭中的“老大”面对家庭中出现的这个角色转换的危机,如果能够成功解决,将会对其人格发展有所助益;若是没能成功解决也将影响该阶段的人格发展,则会产生自卑和无能感。
通过解决上述案例中学生的困扰和问题,我着力从心理引导和行为干预两方面帮助“老大”实现角色转换,具体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相应辅导的。
(一)打开心结,找回安全感
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克洛德·阿尔莫在《光有爱还不够》一书中提到父母之爱与“一般意义上的”爱的区别在于“对孩子来说,感到父母是他的,他们就是‘他的’父母,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他有很多兄弟姐妹,与他们共同拥有父母,他甚至需要确认:尽管父母是大家共有的,但是他们仍然是‘他自己一个人’的父母。”“同样,坚信他‘属于’自己的父母:‘我是他们的孩子’,这也会给他一种安全感。”当家庭中出现第二个孩子时,“老大”所属父母的安全感缺失。所以帮助这类孩子的第一步应是重新找回孩子对父母的安全感。
在上述案例中,发现学生的这些行为后,我首先找的是学生本人。询问他对自己弟弟妹妹的看法,得到的多数是抱怨,表示弟弟妹妹抢夺了他的地位。之后,我会同他讲述在他小时候爸爸妈妈也这样关心他,帮助他,因为小时候他很多事情不能独自完成,现在的弟弟妹妹就是当时的他。而这种对话是由问题式进行,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在回忆中作答,帮助为之后心理引导的产生自我铺垫。接着我找到孩子家长(其中多数为妈妈),询问家长是否在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对“老大”的关注减少,回答基本是肯定的。紧接着,我会向家长解释孩子的不良行为是源于这种注意力减少,希望家长能够与孩子来一次“坦白对话”。我将孩子叫到家长面前,家长会问孩子是否嫉妒弟弟妹妹等问题,并表示爸爸妈妈并没有因为弟弟妹妹而不爱他。在学生自我铺垫和家长坦白后,我会希望家长能够抱抱孩子(多数家长其实不需要我引导,会自己主动拥抱孩子,处于一种歉疚的状态)。然后,我会提醒家长,多关注孩子的表现,一发现进步就给与表扬,如果他能和弟弟妹妹融洽相处甚至帮助弟弟妹妹,给予奖励。语言表扬和物质奖励帮助孩子强化积极行为。每天孩子放学回家,父母可以先抱他一下或者摸摸“老大”。在细小的改变中,孩子的安全感又会重新回来,对弟弟妹妹的嫉妒心也会逐渐消失。
(二)增加自信,提高存在感
除了打开与父母的心结之外,老师在帮助孩子实现角色转换时还要帮助孩子增加自信,提高存在感,让孩子在学校生活中收获家庭生活中失去的存在感,让孩子最快收获存在感的办法就是成为同学的焦点。例如案例一中的昊昊,我给他安排了为其他孩子在午餐时分菜的任务。起初他还不适应,因为这是需要一项与人眼神交流的工作。但是在同学们一句句“谢谢”声中,他开始抬起头,直视对方。遇到打翻菜盘,他要逃避时,我告诉他只要清理干净就没关系,鼓励他继续。经过一学期的纠正,他没有出现过躲到课桌底下的状况,上课也变得勇于发言,还喜欢和我交流,说说老家的事情。同样的,对于案例二中的丽娜,我为她安排了数学组长的任务,通过督促别人完成作业,来提高自己学习的积极性,感受自己的重要。
(三)尝试独立,抛弃依赖感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7-12岁的孩子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具有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倾向。也就是说,这阶段的孩子有愿意摆脱父母,寻求独立的意愿。而且如果跟他们讲述父母的辛苦,并通过观察,他们能够理解(我在几次与学生谈话中已证明),也要让他们明白“弟弟妹妹的存在是一个不可以改变的事实”。除此之外,老师可以布置类似不求助父母,独立做家务或者完成作业并自己检查等任务,帮助孩子在家独立完成学习和事情。对于有弟弟妹妹的学生,可以布置帮助妈妈照顾弟弟妹妹的作业,让学生在体会父母辛苦的同时,多与弟弟妹妹相处,有助于达成角色的转换。
(四)学会包容,建立成就感
在二胎家庭中,“老大”经常会遭遇被弟弟妹妹撕破本子、丢掉文具、乱涂作业的情况。因为不能包容弟弟妹妹的“恶劣行为”,则不能接受弟弟妹妹的存在,无法实现从独生到兄长的角色转变。面对来自我们班“老大”的抱怨和气愤,我通过让他们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体验包容的感受。在一个合作小组中,总是会出现会讲、爱讲,意见与自己相左的人。在互相争论与妥协中,其实是包容心态产生的过程。小组最后出现的回答,其是大家一起互相包容的结果。
建立包容心态之后,是发现优点。我会让有弟弟妹妹的学生写写关于自己弟弟妹妹的句子或者作文,但是中心观点是“弟弟妹妹带给我快乐”。在很多学生读完自己的文章后,独生的学生就会表示出羡慕,而此时作为“老大”也因为拥有弟弟妹妹获得了成就感。例如案例三的小蕊,我将她的作文《我的妹妹》出示在教室投影仪器上,让她自己读给其他同学听。她在作文中写到:妈妈花了很多时间照顾妹妹,管我写作业的时间少了。可是每次妹妹笑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可爱,她有时候靠在我身上又软软的,像个洋娃娃。她这么可爱,这么小,我们都爱她。课后很多同学都说希望自己也有一个这么可爱的妹妹。在别人的羡慕中,“老大”们将明白拥有弟弟妹妹是一件令人羡慕的快乐事情。这种对弟弟妹妹的认同心理,将会帮助“老大”成功实现角色转换。
三、走出“洼地”,笑迎成长——“老大”转型片段
身处于二胎家庭当中,“老大”的角色略带尴尬,在饱受疼爱之后,迎来一个新的“竞争者”,随之而来的失落、孤独和叛逆,使他陷入心理的“洼地”。然而“环境影响个人的成长,但它实在不排挤意志的自由表现”。渴求爱、体验爱、学会爱正是“老大”的意志体现。完成转型后,这种与众不同、曾经带来伤痛的经历将变成一剂成长良药,让他们比别人先懂得爱的多样形式,也更先明白爱不是自私的占有。
(一)最贴心的分菜员
自从昊昊接受分菜的任务后,从最初的不习惯到后来的喜爱。我发现了他褪去暴躁表象后的责任感。每次当其他同学还在排队盛汤和饭的时候,他就早早守候在保温柜旁,然而他此时并不开门,因为他知道不能让菜凉了。直到第一个领菜的同学来,他才打开门。他每次总是会等到确认所有同学都坐下吃饭后,才会拿上自己的菜,关好门,再吃饭,而一次也没有因为最后一个吃饭而抱怨。
更让我惊喜的是,他不在把自己藏到桌子底下,而是经常同他的好朋友玩耍。渐渐的,他也总喜欢和我聊天,跟我说他可爱的妹妹,我看到他的头不再是倾斜着,眼光也总是注视着你,没有了闪烁不定。
(二)“这个组长最积极!”
这是来自数学老师对丽娜的评价:“胡老师,这个组长最积极了!”其实她变的积极的不仅仅是组长的工作。课上,我能经常看到她举起的小手;作业经常都是最快完成;做值日时,她把班级的地拖得一干二净。有好几次,她都主动留下说要帮助做值日。我问她为何如此想帮助别人,她告诉我:在家里,我也会帮助妈妈干家务。而且很多时间,妈妈出去了,我会照顾妹妹。看她现在说话时的表情,我完全想象不到曾经这样的脸上只有冷漠。
(三)难过也只是一会儿
在和妈妈“坦白对话”后,小蕊变得阳光很多。有一次在课上,小蕊因为和同桌讲空话而被我批评,我以为这次她又走不出伤心的情绪了。我也特意关注了她坐下后的表情。虽然很难过,但是也只不过是一分钟时间,她就又拿起书和小组讨论我布置的问题了。
因为少了那些犹豫和不知所措,小蕊得到了更多同学和班干部的信任,甚至是我的。就在上学期末的评优课上,我才意识到原来小蕊在一学期中身兼数职,帮助班级做了那么多事情:她是副班长、课代表、组长。她又是我们班一个后进生的“小师傅”,在午餐的时候又帮同学盛饭。每一份工作都做得尽心尽责。工作越多,其中的挫折也越多,但是小蕊却再也没有为此困扰过。
四、结语:正视 “老大”的教育,化解爱的落差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研究了出生的秩序对孩子的性格影响。“例如,长子经常遭受失败的命运,害怕竞争;次子则喜欢竞争,具有强烈的反抗性。最后出生的儿童常受到娇惯,长大后可能会出现问题,但也可能发展成异乎寻常的性格。”这个研究提醒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和老师,当孩子的情绪或行为出现问题时,不该只片面考虑孩子自身的原因,应当结合家庭坏境带来的影响,正视多子女家庭给第一个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避免消极影响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困扰和行为问题,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干预,帮助孩子实现角色转化,化解爱的落差。
研究也表明,生活在多子女家庭也对孩子发展存在积极影响。“对于儿童来说,兄弟姐妹的存在,既是多了一个玩伴,也是多了一个竞争者。在彼此的玩耍中,彼此的竞争中,可以相互学习彼此的优点,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家庭中孩子学会了彼此的分享和责任,这一点是独生子女天生所缺乏的。即使发生了兄弟间的矛盾,经过合理调节,这点也会教育他们如何处理人际冲突。而且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将多一个人替自己分忧解难,出谋划策。即使碰到人际的困难,也会想到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不再孤独。”
遇到这些小朋友后,让身为德育导师的我有了更多思考。孩子的内心是敏感而脆弱的,极容易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波动;孩子的内心也是具有隐藏性的,可能会因为掩盖情绪而出现不当的行为。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更加善于观察,如果孩子出现细微变化,及时用正确的方法去干预和引导,促成孩子正确的发展。也要正视每一个孩子独立的人格,用恰当的办法“对症治疗”,不可“百病一方”,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我想:爱是具有共通性的,无论家长或是老师,都在寻求让每个孩子健康发展的道路。爱也是具有杀伤性的,一旦被爱的感觉失落了,可能迷失方向,可能绝望无助。我们只有为孩子抹平爱的伤害,才能让他们快乐地生活在爱的暖阳中。
参考文献:
1、[法]克洛德·阿尔莫.光有爱还不够:帮助孩子构建自我[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2、史金芳.心理学视野下的“单独二胎”[N].中国心理网,2014(7).